TVB小说

野草的俗名(第2页)

其茎扁强健,长六七寸,小儿取茎绾穗结如钱襁,而用二个,一插其结处,两人持茎相引而断者为输以戏,因此草俗名相扑草。”

看图盖是莎草类,儿童游戏用法相同,故名亦相类,在中国不知何名也。

《和汉三才图会》原用汉文,今仍其旧,唯一二费解处,稍为修改。

三黄狗尾巴

黄狗尾巴。

《越谚》无注。

《尔雅义疏》下一稂童粱下引郑志,“韦曜问云,《甫田》维莠今何草?答曰,今之狗尾也。”

《本草纲目》卷十六狗尾草下时珍曰,“莠草秀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像狗尾,故俗名狗尾。”

《和汉三才图会》注云,“案狗尾草原野多有之,小儿用之钩蛙为戏者。”

在中国不闻有此游戏,但小儿亦喜采取玩弄耳。

四碰鼻头草

碰鼻头草。

《越谚》作湴浡头草,注云,“似莼。”

《本草纲目》卷十九莕菜下时珍曰,“莕与莼,一类二种也,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其叶似马蹄而圆者,莼也;叶似莼而微尖长者,莕也;夏日俱开黄花,亦有白花者。”

这里所谓碰鼻头草盖是莕而非莼。

越中多水,城内道路几乎水陆并行,乡下则河港尤阔大,交通必赖舟楫,人民对于水里的东西自然特别感有兴趣。

如坐“躅桨船”

——《越谚》卷中注云,小而快,用脚踏桨,桨在后,躅从《荀子·礼论篇》注。”

案躅字无可注音,当读如绍兴音弱。

——中,进村间小溇,见两岸碧叶贴水,间开黄白小花,随桨波而上下,便知俗名之妙,老百姓非全无幽默者也。

《诗经》周南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仿佛亦有此意,此固非如范啸风所谓今之闭户攻八股者所能领会者也。

五老弗大

查旧日记有一节讲到老弗大,时为光绪己亥(一八九九)十月十六日,其文云:

“午至乌石头墓所,拔老弗大约三四十株。

此越中俗名也,即平地木,以其不长故名,高仅二三寸,叶如栗,子鲜红可爱,过冬不凋,乌石极多,他处亦有之。

性喜阴,不宜肥,种之墙阴背日处则明岁极茂,或天竹下亦佳,须不见日而有雨露处为妙。”

陈淏子著《秘传花镜》卷三花木类考中平地木一则云:

“平地木高不盈尺,叶似桂深绿色,夏初开粉红细花,结实似南天竹子,至冬大红,子下缀可观。

其托根多在瓯兰之傍,虎茨之下,及岩壑幽深处。

二三月分栽,乃点缀盆景必需之物也。”

越中此草很常见,盆栽易茂,北方似无有,唯在日本亦有之,俗名薮柑子,或写汉名紫金牛,为植物学的一科名。

杉木唯三著《植物和汉异名辞林》在薮柑子下亦收录平地木一名,而知者盖鲜,日本译《呐喊》序文中有“结子平地木”

一语,译注云,“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的围场称平地松林,平地木殆其地所出产耶。”

此则舍近求远,未免徒劳而无功也。

六天荷叶

《本草纲目》卷二十虎耳草下时珍曰,“虎耳草生阴湿处,人亦栽于石山上,茎高五六寸,有细毛,一茎一叶如荷盖状,人呼为石荷叶,叶大如钱,状似初生小葵叶及虎之耳形,夏开小花淡红色。”

《花镜》卷四藤蔓类考云:

“虎耳一名石荷叶,俗名金丝草。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