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作用基本也就是荣誉感。
远不如做课题发论文顶会,或者做企业横向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本来刘洋是想和徐源组队参加,但徐源正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操心肯定不会报名。
何况徐源先后在数学年刊和密码学顶会上发表论文根本不需要竞赛证明什么。
“今天刘洋这小子可要熬夜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把这届高教社杯给捧回来。”
2004年9月17日,箐华大学,紫荆公寓男生宿舍。
寝室内李振亚坐在电脑面前说着,对寝室内唯一报名参加了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刘洋很是关心,谁让刘洋是除徐源之外成绩最好的,他这个宿舍长自然是对其寄予厚望。
希望能拿个奖回来,让寝室里也沾沾喜气到时候共同庆祝下。
“可惜源哥没有参加,要是源哥和刘洋组队的话肯定找不到任何敌手。”
王海涛转过身来信誓旦旦的说。
“单是毕业论文就够我忙的了,真没时间去凑高教社杯的热闹。”
“这项重任还是交给刘洋完成吧。”
徐源坐在自己桌子让写着数学公式,听到两人的对话暂时停下手上动作,同样开口笑着接了一句。
学校方面还是给为数不多参赛的学生安排了专门的比赛地点。
在竞赛期间他们吃住都在那里,不允许和外界的其他人讨论竞赛题目。
但一般情况下时间都会显得捉襟见肘,所以能休息的时间是非常少的,基本上会选择爆肝熬夜来确保竞赛建模论文的顺利完成。
因此竞赛期间刘洋并不会回宿舍。
而很快徐源又来了兴趣,再次停下手上动作主动向李振亚询问。
“今年的竞赛题目是什么?”
“我记得本科生在前两道题中任选一道是吧,也不知道难度怎么样。”
王海涛闻言也颇为好奇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