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皇帝登临大宝,其实根本就没必要对这些皇室宗亲大挥屠刀,一方面这不利于皇帝自己的名声,另一方面,想要拔除这些人的影响力,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
比如分化他们的党徒,比如慢慢将他们边缘化。
钝刀子磨肉,只要这些人手里不掌权不掌兵,玩完是迟早的事儿。
何必要打要杀的,到头来自己也落不着什么好名声。
最后原本要大祸临头的十四贝子,还是全须全尾的回到了京城。
不过他自己却是没什么感觉,每日照旧还是饮酒发牢骚,便是前往太后跟前侍奉,那也是牢骚不断。
太后一开始还听之任之,但是很快,在皇帝和太后谈过一次话之后,太后却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在某次十四贝子入宫再一次抱怨皇帝刻薄寡恩之时,狠狠的斥责了小儿子一顿。
听说当天十四贝子出宫的时候,整个人都蔫头搭脑的,而皇帝这天中午吃饭的时候都多吃了半碗饭。
不仅如此,太后还让人去十四贝子府上传了懿旨,当着所有人的面又把训斥的话说了一遍。
听说十四贝子被训的脸都绿了。
不过这些皇宫秘闻隆科多当然不知道了,他只是在看到这个结果之后,便知道皇帝采纳了自己的谏言。
皇帝斥责弟弟当然也很合情合理,但是难免落下一个不好听的名声,还会让人怀疑皇帝这是不是心虚,所以想要找茬害自己的弟弟。
但是太后斥责自己的儿子,却没有人能说出不对了,毕竟母亲训儿子天经地义,你们谁还能比太后更懂自己的儿子?
如此结局,隆科多也就放心了,只希望经过此事之后,这位历史上的孝恭仁皇后可千万别又早死了,不然皇帝再落下一个逼母的骂名,隆科多可不敢保证他会不会再次破防对线。
但是现在的皇帝还是很高兴的。
有天隆科多入宫奏报朝政,皇帝高兴的和他说:“太后果真是知晓大义的慈厚之人啊,若是这番斥责能让老十四也知道公忠体国的道理,朕又怎会吝于王爵的封赏呢?”
隆科多一听这话,一边高呼皇上圣命来拍马屁,一边心里却琢磨,皇帝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他看十四贝子这个王爵却是够呛。
和皇帝争夺过储位的政敌,皇帝能让他有个善终已经是看在一母同胞的份上了。
处置完了叛逆的弟弟,自然也要提拔一些听话的弟弟做牌坊。
雍正在这方面还是很舍得的。
就在同一个月皇帝命怡亲王胤祥总理户部,并且册封胤祥的长子弘昌为贝子,之后又晋封先皇七子淳郡王胤祐为淳亲王,还让他与诚亲王一起给先皇的景陵写碑文。
之后又经怡亲王推荐,册封先皇十七子胤礼为果郡王,让他入了理藩院。
要知道,此时的廉亲王虽然也负责办理工部事务,但是他理藩院尚书的职务还实打实的扣在头上。
一个小小理藩院,竟然进了两个王爷,不说小庙装大佛,只怕是雍正如今,就连理藩院的差事,都不信任让廉亲王来办了。
至于工部那边,廉亲王管的都是一些宗庙修建打理的琐事儿,一点核心朝政都不沾边,现在可以说约等于闲人了。
倒是这个在康熙一朝并不显露的果郡王,此时却是后来居上,靠着怡亲王的赏识,一路扶摇直上。
不说这些复杂的政治斗争,如今还有件大事儿需要隆科多操心。
今年的恩科,皇帝的意思是,要加一门翻译科。
所谓翻译科,分为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满洲翻译就是将满文翻译成汉文,并且用满文写一篇文章,蒙古翻译就是把蒙古文翻译成满文。
这是独属于八旗子弟的进身之阶,之前只能考生员,但是皇帝现在的意思就是在乡试和会试上都加设这一科。
这算是皇帝对八旗子弟的仁政,但是隆科多却从这件事里,看到了一线生机。
因此即便科举之事是礼部管辖,与吏部关系不大,他也上书。
既然要加开翻译科,不如也借此加开一些别的科目,如今朝廷用人,为官做宰的除了满洲勋贵便是汉人士大夫,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不知生计,不知民间疾苦的,让这些人统管一县一府,差一点的,可能连本县本府的帐都算不明白。
因此他请皇帝也加开明算科,这不仅是为天下的士子提供了新的进身之阶,可以收拢天下士子之心,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天禧五年初,有神鸟现世,其色银白,两翼吞吐烟火横空而行,坠于京城之西。北宋天书野录神鸟这玩意怎么感觉更像是我乘坐的失事飞机本书主角李璋有些疑惑的暗道,另外我是谁的大表哥...
1842年的一个春天,格蕾丝苏醒于贫穷的伦敦东区。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二十几年,与在摄政时期生活的十几年,仿佛庄周梦蝶,让人难辨现实与虚幻。此时此刻,格蕾丝身处困境。母亲刚刚生下一对双胞胎,身体虚弱,父亲也...
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还是老实的小王爷。女皇已入宫成了武才人。翼国公府,秦琼刚加冠长子秦怀道,开启大唐封王生涯...
平凡的蓝星出现一个超人会怎样?双穿门,唯一超凡。小目标硬抗核弹...
...
巫族与妖族联手演戏,牺牲几位顶级大佬,开辟出不属于洪荒世界的空间做为巫妖两族的新栖息地。除后土外的十一祖巫真灵散落各个小世界,穿越而来的苏青霓在后土的委托下前往各小世界寻找祖巫真灵,开启丰富多彩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