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安亲王逐条商议免罪例,很快宫门落匙时间到,皇帝准了安亲王道乏,转头对胤禩道:“如何?今日可有斩获?”
胤禩觉得这口气仿佛当年皇考御前考校,诡异得很,于是斟酌词汇道:“皇上君臣之间相得益彰,安亲王堪比当年十三郎。”
胤禛睨过去,老八这是故意的吧,这个时候提起老十三,给你外祖岳父脸上贴金?
不过他还是就事论事:“安亲王的确还算得用,可惜他还在朕与太后之间摇摆不定。”
皇帝捻起杯子转动,年纪太小就是麻烦。
再有能力大臣也将信将疑。
他要架空太后,还得赶快行动才行,后宫有老八在,倒能放下心来。
胤禩也在琢磨这件事,处处制肘的感觉真不大好。
晚膳当然摆在承乾宫里,皇帝除了宣政,这一整天都和新晋贤妃腻在一起,并且之后一连七日也是如此。
这个消息在后宫中传播开来,一大拨观望的人决定继续蛰伏安分度日,但总有几个不愿看见有人一家独大的要寻机生事。
卧病的皇后首当其冲来寻胤禩麻烦。
这日胤禛刚上朝,胤禩还在被窝里猫着补眠,就被皇后宫里的嬷嬷踢馆,口称皇后宣召。
胤禩琢磨一下,不去理亏,去了受点委屈,如果情势不妙干脆直接端掉皇后,孝惠皇后要好对付的多。
太后肯定也在观望,给她个由头也好。
皇帝下朝之后等着贤惠弟弟如同往常一般自己送上乾清宫陪自己听政,结果左等右等不见人影,暗自不爽。
安亲王察觉圣躬不豫,忙找了借口先行退下。
皇帝很快知道早朝之中贤妃被皇后叫去了,至今未归。
这个消息让皇帝很恼火,老八你不是号称后宫交给你么,怎么还让朕操心?
很快皇帝的眼线再老报知,贤妃娘娘从辰时二刻起就一直在坤宁宫外跪着,刚才晕倒了被抬回承乾宫。
怎么回事?胤禛不理解了,老八这是打算逼朕搞掉皇后了?他不至于连这点手段也没有吧?不过想想皇后背后的人,胤禛默了,老八黑心得还是打算推朕出去对付老祖宗啊。
皇帝满腹都是对可恨弟弟神来一笔的怨念,但他为了维持“帝王专宠贤妃”
的形象,不得不自己当打手亲自上阵,先是一阵风冲进坤宁宫,劈头盖脸将满腔怒火发泄在尖酸刻薄的皇后身上,等他觉得气息平顺了,才有一股脑直奔慈宁宫。
这一次皇帝吵出“皇后骄奢善妒朕已极不喜,出言刻薄何以母仪天下?若她不能存身正本修身养性,再敢在后宫生事为难朕的人朕就让她做不成皇后”
。
太后当然知道皇后为难贤妃,她本意就是刻意旁观,借机打压。
但要是真闹到废后事情就难看了,宠妾灭妻的名声不好听。
于是太后圆和道:“这件事情皇后的确有错,久病缠绵之人难免怨怼。
更何况贤妃入宫之后除了第二日,再无给皇后请安的意思,皇后出身尊贵,不满也属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