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只能算是牵强附会的假设了。”
夏洛克却赞同他的这个假设:“彻底的调查是非做不可了。
我们需要找到这些货车司机。
货箱来回飞了三次,至少需要有三个货车司机。
找到这些司机,就能查明人是在巴黎,还是在伦敦被杀的。”
他随后又提出另外一个思路,“案件里出现的电子邮件很多。”
华生由此感慨:“网络让犯罪变得容易。
往来邮件,不再像以前需要邮局和邮戳不可。
这大大的方便了凶手们隐藏自己的地址。
或者干脆不用隐藏,找个别的什么网络地址转发出去就行。”
“如果我们假设乔斯琳是凶手,并且是她发了那些电子邮件。
她总得需要一台电脑打出那些邮件。”
华生急忙表示应该调查乔斯琳的电脑。
夏洛克又说:“大多数的凶手进行谋杀之前,狐狸尾巴总是会稍有显露。
实现谋杀后,又总是会下意识地去做些补救或去做些试探,这都是找到蛛丝马迹的最好时机。
对乔斯琳进行跟踪将会知道她是否会做出这些反应。
这是我们巴黎之行的第一步。”
但夏洛克所谓的跟踪却不是由他们亲自来做的。
当飞机到达巴黎的时候,夏洛克首先和巴黎的两名侦探通了电话,要求他们晚上的时候到他们下榻的酒店会面,原来他早已经雇佣了这两个人全天候跟踪乔斯琳。
之后夏洛克带着华生前往曾经探访过
27、假设事实...
的一些地方,对乔斯琳的不在场证据进行再一次的考证。
然而,经过一连串艰苦的重新对乔斯琳行踪调查之后,他们没有任何收获。
到最后,连一向精明谨慎、不屈不挠的夏洛克,也不得不认可了乔斯琳的叙述的真实性。
他们的调查,首先是从有木头装饰的餐馆的服务生开始。
夏洛克对服务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但这位服务生虽然非常友好地回答了所有问题,却和原来的说法没有什么两样,只更加证明乔斯琳行踪的真实性。
在夏洛克的一再启发下,他补充了一个事实,他不敢肯定乔斯琳来的那天是周二,他更觉得像是周一。
但肯定听到她打电话的内容应该是打给她的公司。
在回市区的路上,他们思考着服务生所述的内容,假如乔斯琳去那家餐馆的时间不是在周二,而是在周一,可是又要如何确定呢?之前的解决办法是夏洛克去问了接到乔斯琳电话的人,就是她的助理。
她的助理证实是在周二接到的电话。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人再能证明这个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