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六月,原本声名不显的北国岚王第四子裴竹,于北国三年一度的习武会上击败了当时北国太子即皇长子裴恒,正式走入众人的视野。
同年九月,当时丞相之子付沅杉参加科举,并一举夺得状元郎之殊荣。
这些事情虽然在当时也引起过一阵骚动,但当时没人能够想到,这三件事会在哪怕百年之后,依旧对这片大陆上的纷扰局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不过百年后的事情,对处于这一年的三人而言,毫无关系。
至少对她而言是毫无关系。
嘉希十四年九月,年仅十四岁的宋天天——不,应该称呼她为嘉希帝叶添了——正任宫女们为她打理服饰,好去会见她的那些新科进士们。
从十四年前她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她就已经是嘉希帝叶添了,而宋天天,早已经是个过去。
她挥退宫女,随意理了理外袍,像一只黑色的凤凰般信手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有时候她会觉得,那个身为宋天天的她,其实或许只是一股执念而已。
因为不甘心就那样逝去的一世,所以才要执着地在这新生的一世也维持着那些属于上辈子的特质。
她震袖抬步,走出寝宫。
——但是还是称呼她为宋天天吧,她还是想要听到这个名字,哪怕只是为了一个有关过去的缅怀。
参与殿试的贡士们早就在大殿候着,还有诸多考官臣子立于一旁。
宋天天刚一跨进大殿门口,就觉得一阵朝气扑面而来,一排二十名年轻气盛志更高的小伙子小姑娘们一个个跪伏在地,但都散发着一股逼人的气势。
一句“免礼平身”
过后,那一双双充满广博志气的眼睛,那一道道闪动着希翼的光辉的视线,闪得宋天天眼都晕了。
宋天天稍微定了定神,才开始一个一个慢慢审视着这些新鲜粉嫩刚出炉还冒着热气的国家栋梁之才。
新科状元付沅杉,新科榜眼李志,新科探花袁兰,其余新科进士共十七名。
付沅杉自不用说,他那一手文章拿出来,当即就折服了绝大部分考官。
当然也有人不服,吏部尚书就以“此子思想太危险”
而由坚决反对让付沅杉拔得头筹,最后还是宋天天一拍板才定了下来。
宋天天可完全没觉得他那思想有什么“危险”
可言,她也看过他的那篇文章,无非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那一套,想当年她中学时就早背腻了。
而探花袁兰,很让宋天天意外,居然是个小姑娘。
要知道宗吾国虽然出了两任女帝,但那是因为皇室血脉凋零再加上当年梁婉权倾朝野手段狠厉,在大体上女性依旧是处于弱势的。
二十名新科进士里姑娘家的总共就两名,其中一名就能位及探花,这可真不容易。
除此以外,以前曾经见过的那个“京城第一才子”
杨书竟然也在新科进士之列,名列第九。
逐一扫视过一遍之后,宋天天很是满意:都很好!
很年轻!
很有气势!
至于其他的,那就看不出来了,要用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