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暗街的人放大了胆子,和教徒们仔细说起来了关于这一回突然整改的事情。
谭毅从街头看到街尾后,回到舒浅的身边很是简单说了一下:“这儿屋子改起来不难,但暗街还有很多空房,会被他们拿来当自己的用,为了那二十两。”
舒浅点头:“按人头来算。
一人至多能对应三个屋子,再多出来的直接推了。”
这儿空出来的残破无人居住小屋太多。
谭毅年纪小了点,点出的问题还是有模有样。
北青作为暗街过来人,本身是极不看好舒浅这回事的:“教主就是心太软。
依我说,这在暗街里活着的人,大多出去干点什么不好?天下大赦没多久,一个两个哪身上那么多事。”
舒浅会不知道?
她点了点还在争论的暗街人:“人都是趋利的,这会儿争着好处,回头外面的人见暗街有这样好的事,就会来挤压暗街的地,也想分一杯羹。”
北青知道,可那不代表着崇明教不亏啊!
舒浅就是在做亏本买卖!
“我们若是能从海外买来东西,除了在码头销出一批货,大部分的货怎么卖呢?”
舒浅朝着北青笑了下,“暗街是不是一个好地方?”
二十两的银钱,从她这儿拿去了,今后迟早是要还回来的。
她是现在正在做亏本买卖,等回头了她做起了大票的,这群人便是要围着她买的,她都不一定有足够的货给他们。
他们觉得自己有余钱,还想着这笔钱是从崇明教来的,几乎等于不出钱白拿货。
可这种好事怎么可能天天有?
不过算是替舒浅做事,还要帮舒浅数钱罢了。
北青听明白了,可还是没算太认可。
以他的性子,是绝不会做这种“说不准”
的生意的。
海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谁也不能保证回头会怎么样。
普通路上的走商一年到头来做生意,也是有悲有喜,更别说海上生意。
舒浅明白北青的态度,也不多解释。
她现在不过是以一种绝对压倒性的优势,在解决暗街的事情。
等大半天下来,大部分暗街的人算是搞明白了舒浅这回的做法。
他们心疼今后暗街要成明街了,可又欢喜于能够过得舒坦点,还能拿二十两过日子。
见大多数人都了解得差不多了,舒浅带着谭毅和北青,将教徒们带走大半,就留下了几个在这条暗街守着,坐车前往了瀛洲。
去瀛洲酒肆,见瀛洲新任的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