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型的宴请,胡总人挺好,真心实意地举荐温以宁,广告行业兴的是广结人脉,一圈下来,温以宁收了不少名片。
“老胡对美人儿总是格外关照,多久不见你带人出来了。”
说话的姓曾,做贸易的,满场都是笑脸示人。
胡总说:“哪儿话,带年轻人出来见见世面。”
“胡总惜才,理解,理解。”
曾总语气敞亮,但眼里深意犹存。
温以宁伸手:“曾总您好。”
“好,好。
温小姐很年轻啊,诶,跟老李他儿子差不多大?”
“那应该同龄。”
胡总说。
“说我什么呢?老远儿就听到了啊。”
当事人走过来。
“来得正好,老李,小博不是回国了么,多带他出来,认识一些女孩子也好。”
这位曾总真是八婆,喝了点酒乱点鸳鸯谱,指着温以宁说:“我看温小姐就挺合适。
九几年的?”
温以宁说:“92。”
李总委婉道:“那比小博大。”
“有什么的,大三岁抱金砖,小博更上一层楼了。”
言词越来越失分寸,胡总拍拍曾总的肩:“你家曾思明年龄也合适啊,没替自己儿子想想,倒记挂老李,大公无私啊。
“
曾总酒劲上头,大舌头控不住,“我们家不要这样的。”
声音很小,胡总也已经拉着他转过身去,是背对着的。
温以宁还是听到了。
周围还有四五号人,他们也都听见了。
但个个面带微笑,这只是司空见惯的玩笑,不觉得有何不妥,温以宁是万千背景板中的一个,年轻貌美反倒成了别人眼里的原罪。
胡总和曾总说了几句,曾总提声:“哦,哦,她是唐总的人啊?”
惊愕半刻,一副心知肚明的表情:“那就难怪了。”
也不知是哪根神经错了谱,亦或是曾总嘴角过度理解的微笑刺了眼,甚至可能是某个姓氏挠中了燃点。
温以宁一晚上克制平静的情绪“嘭”
的一声断了保险丝。
她问:“曾总,您家不要哪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