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玉玺一点也不在乎,在那火场中,是未央宫保护了她的弟弟妹妹们,本应在场的自己却姗姗来迟,如今换来这样的惩罚,真的太轻了。
未央宫就是现在要她另一半的耳朵,玉玺都不会犹豫直接掰给他。
未央宫虽然是精怪,但到底是侍奉人主的宫殿,学识可比读不好书的玉玺和主职后宫的长乐宫强太多了。
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古今杂谈,他都能跟荀彧谈上些时候,以他这些年来跟着人主所听所见所闻,还能给荀彧提供不少有意义的建议。
如此短暂的相处,已让荀家父子受益匪浅。
除了长乐宫不长接触这些听得津津有味,跟未央宫住一起的玉玺们兴致缺缺。
这些事他们都见烂了,已经到了听烦的地步。
玉玺实在是听不下去,干脆起身去废墟处把未央宫的本体挖出来,六小只见状也跟着去,像是生怕大姐一个不留神再把未央宫折断喽。
听客变少,并不影响讨论的热切。
荀彧提了一个问题,“倘若有人十分狡猾,明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每半年派人来送礼,可送来的礼一次比一次差。
他哭诉家中贫穷只能拿出这些,暗地里有兵有马,先生觉得此人该如何处置?”
在外走动经商的长乐宫已经意识到荀彧说的是谁了,虽然百姓明面不太谈论朝堂,暗地里却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知道朝堂内的事,像是文武百官家中的管家,他们相对会听到一些大人的抱怨,有些出门解解乏喝个酒,就容易说漏嘴。
近些年战事频发,百姓也不喜欢颠沛流离的生活,一旦被卷进战场那就是一个死,与洛阳城一样的人祸不在少数。
为了避免这些,百姓自然对诸侯动向有所注意。
而精怪吃饱了没什么娱乐,可不就是听人的八卦呢。
长乐宫手下刚好有俩只小老鼠,那家族人数可不计其数,那一天天的八卦都是按照箩筐算。
长乐宫明白,荀彧说的是那个刘表。
而未央宫虽然没挪动过地方,但到底是见识多,而诸侯更替总是要拜见人主,年关宫城也会宴请诸侯,未央宫只略微想想就能把人对上号。
“你说的可是刘表?”
未央宫活了那么久,从未看错过人。
即便是再一本正经的人,在他眼中也是赤条条。
也许这就是他在久远岁月中,跟着各类人主领悟到的一项技能。
“他已经有心自立了,只是碍于汉室还在名不正,他也许在等人主求援,好接纳人主有正当扩张的名头。”
未央宫现在说的,与曹操如今所作一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