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骑,便是半个时辰。
下了马,将追风交给尺东到队伍后面去,郑琛轻抿着嘴唇上了马车。
“等追风长大了,我定要骑着它绕都城一圈!”
也只有在父母面前,他才会说出这般少年意气的话。
想到程家几位兄长讲述他们比赛骑马绕都城的经历,郑琛心里火热极了,哪个男儿不爱这样的意气风发?
哦,父亲不爱,郑琛沮丧地看了一眼自家父亲。
明明有着连程伯父都甘拜下风的力气,却偏偏不爱往武道上发展。
虽然以父亲这些年闲暇时练得那些枪棍剑戬,也能被人赞一句“高手”
,是他不知要练多少年才能有的成就,可他还是不免遗憾。
稍微让他安慰的是,自家父亲做个文臣也是极为优秀的。
郑立晏早就察觉到这小子打量自己的目光了,却不动声色地继续看着手中的书。
为官这么些年,他早已学会了什么叫喜怒不形于色,如今除了宋嘉然,再无人能从他脸上看出他心里的情绪了。
六年的池定县令,极大的提升了郑立晏的能力。
让他沉稳的,不止岁月,还有经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①。”
见这小子仍有些低落,郑立晏终于出了声。
他一开口,郑琛便收敛了神色,恭敬拱手道:“谨听父训。”
又变成了那个年少老成的模样。
见气氛严肃了起来,宋嘉然在一旁仍是笑眯眯地看着,郑立晏教导儿子的时候,她从来不插手。
教育孩子两人自然是各有各的理念,但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尊重对方理念的态度。
在宋嘉然看来,琛哥儿作为男孩子,父亲的教导是非常重要的,她的很多想法用在琛哥儿身上并不适宜,尤其是在如今的时代环境下。
那关于孩子大方向上的教育,就交给郑立晏这个做父亲的来做就是了。
她承担好母亲的角色,关心好儿子的身体、心理状况就行。
所以即便是有时郑立晏说出了她不是很认同的话,她也从来不会当时就反驳,而是私下在与琛哥儿说话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让琛哥儿自己去甄别,看他更认同哪一种。
关于孩子的教育,一主一辅是最好的,两个有力的声音,会让孩子陷入混淆。
当然了,这些都是宋嘉然自己的观点。
至少,在他们这个三口之家中,还是很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