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廿五日(5月20日),清军占扬州,大雨倾盆,多铎宣令屠扬州城。
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
“初四日,天始霁。
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
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
前后左右,处处焚灼。
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
后由城内僧人收殓的尸体超过了80万具。
。
。
。
。
。”
康熙低下了头,双眼微闭,身体轻微颤抖着,李世英读的这些内容,他是知道的,宫内的内政实录他看到过记载。
也曾就此专门问过老师陈廷敬,老师说:“杀戮尤甚,然为立国威,不得不为”
。
当时他还深以为然,但昨天抗战书籍和电影戏的观看、今天的纪念馆之行,让他动摇了自己的认知。
对那些死难的妇女、儿童、老人有了一些共情,他认为他们或许应该是无辜的。
“你从上述文字看到了什么?是否似曾相识?是否和你在南京纪念馆里看到的人间炼狱,一般无二!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李世英的声音继续在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