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44章 水利为本(第2页)

到现在为止我们雇佣了多少人?包括他们的家属总共有多少人?”

“大爷,我们首批从浙江来的有12人,按二爷的吩咐,尽量多雇佣人手,所以,到现在雇佣的工人有254人,其中包括护卫士兵50人。

很多人都是带来家属来的,算上家属总人口七百多人。

我们占据的耕地不是很集中,所以人员住的也比较分散。”

朱万化领着这一伙人,在蒋连山的带领下,又走了几个地方,看一下耕地和庄稼。

正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各种农作物长势极差,收获自然不会好。

土地虽然没有干裂,但是极度缺少雨水,干燥异常。

朱万化拿着地里干燥的土块,心情沉重,他转过头来问蒋连山:

“我们没有采取什么抗旱措施吗?”

“回大爷的话,我们来到河南之后,主要精力都在矿场上,这些耕地买来后,依照原有的耕种习惯继续耕作,我们也没想到今年是个大旱,等我们发觉旱情时已经晚了。

不管怎么说,都是我的错,请大爷责罚。”

“算了,你们人手不多,天灾人祸也怪不到你们头上。”

“谢大爷不责之恩!”

“你们现在想到什么办法没有,如果明年继续大旱怎么办?”

蒋连山想了想说道:“打井应该是个办法。”

朱万化说:“你说的对,我们应该打几口井,另外,尽量扩大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凡是种植冬小麦的耕地,都要打井。

寻找打井的位置是有学问的,我们要请当地的打井匠人,看井位的风水先生也不全是骗人的,有些是有学问的。

但是注意不要迷信神棍,避免受骗。

寻找井位的学问其实也简单,特别是在山区,其原理就是根据周围的地形猜测地下水的流向。

地面的地貌是多年冲击形成的,看地貌,看山势走向,看岩石断层的形态,来猜测地下水的情况。

常年打井的匠人,如果用心琢磨,久而久之就积累了经验,这与山神、龙王没有什么关系。

知道这个道理,就能避免被神棍欺骗。

我们打井的目的,主要还是给河南的农民起个带头作用,提醒他们这是个有效的抗旱办法。

因为我们的土地用水主要不靠水井,我们要在浙川上游修建水库,挖一条引水渠,灌溉土地。

明天我就带几个人沿着浙川(一条小河,流经西峡到丹江口入汉水)向上游考察,寻找建设拦水坝的地点,建一个小型的水库,如果地点选得好,就可以向整个南阳地区提供水源。”

朱万化又说“玉米、地瓜这种高产品种,也是增加产量的途径,这些作物也比较耐旱,耐寒,我们要主动向周围的农民扩散种植。

这次我们带来了不少种子。

玉米地瓜也是很好的饲料,我们还要建牧场,养鸡鸭、牛羊,丰富我们的肉、奶、蛋食品,多余的也可以做商品出售。”

走了一天人也累了,于是大家一起返回了居住之地。

朱万化让众人回去休息,约定晚饭后开会。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