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88章 君子当经世致用 古代人事任免的学问(第4页)

然而没有了相权的制约,朝中大小事务都得由皇帝亲自审阅处理。

朱元璋是全能选手,吃苦耐劳。

但是到了明成祖朱棣这,实在是干不动了。

于是,朱棣设置了内阁大学士,帮助处理朝政。

一开始,内阁大学士只是来协助做一些文墨工作。

具体职责是帮助皇帝阅看各机关送来的章奏和执行封驳的工作,根据皇帝的意图草拟处理意见等等。

而后来,朱棣选用了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等人为内阁大学士,对他们放手重用,在诸如有关和战、立储、用人、征调或赋役等重大军国政务上,都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论议国家的核心机密。

永乐年间,内阁学士虽仅为正五品,却常参与重大政务研讨,甚至在御前审议六部要政,影响深远。

其实际作用远超品秩所限,成为皇帝决策的重要参考力量。

然而正五品的官,让正二品的六部尚书证明服气听你调度。

皇帝若是擅自更改内阁官员的品秩,那就是有违祖训。

但古人的智慧是懂得变通的。

到了仁宣时期,就让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之一,后来甚至部分大学士更获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尊荣称号,其官阶提升至正一品,地位显赫。

此变化导致六部尚书在处理政务时,往往需向内阁大学士请示,实质上内阁大学士成为了六部的实际领导者。

我也灵活地运用了官职任免的招数,呼应相府提出的河长负责制,设立了都江堰的堰长,这个临时官职并没有明确的官阶,一般来说只会取决于我的正职,那就是典农校尉。

但我让成都太守兼任了我的副职,这样既变向地提高了都江堰堰长的官阶,也让都江堰治理和成都太守府合并办公成为了理所应当,这样既可以借助太守府的资源整治水情,又没有让都江堰治理工作组和太守府平级,不存在隶属关系。

“都江堰的渠首枢纽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均设立河长,负责三个区域的水情工作,若治理未见成效,则对应河长问责。

这三个区域负责人,分别是谯周、灌青、和从南中来的柯里。”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