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书院中,荀爽则是带着刘辩来到了一座凉亭下,待的二人坐下后,荀爽当先说道:
“太子殿下!
方才你说来书院是要寻找你之张良,韩信的,不知太子殿下可有了中意的人选?”
。
荀爽,字慈明,号称慈明无双,教导出了荀彧,荀攸,荀谌等优秀后辈,自然不是泛泛之辈。
他如此说,其实就是为了探探刘辩的底,看看刘辩是有备而来,还是随性而来。
而刘辩听完荀爽的话后,则是笑了,只见他表情玩味的说道:
“并无中意的人选!
只是听闻颍川书院有大才,所以我便来了!
不知荀公可有什么大才推荐给我?”
。
刘辩此话一出,可让荀爽作了难,如今朝廷是个什么样,他荀爽比谁都清楚,举荐谁就是坑谁啊!
。
要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官拜郎中后,上书进孝道,讲礼制,省财用,实府藏,宽役赋,安黎民的奏章后,就弃官而走。
后来为了躲避第二次党锢之祸,更是隐居海上,南逃汉滨,总之一句话,荀爽不看好朝廷,不想举荐人才给刘辩。
刘辩看着沉默不语的荀爽,心里也大概猜到了他的想法,于是刘辩笑呵呵的说道:
“荀公!
难道诺大的颍川书院,就没有一个贤才能举荐给我的吗?”
。
面对刘辩的询问,只见荀爽一脸为难的说道:
“殿下!
不是老朽不愿举荐贤才给您,实在是老朽觉得书院中,并没有张良,韩信之流的大才啊!”
。
“这样啊!
既然荀公如此说,那便将书院中的学子都叫过来,我一一观之如何?”
。
面对刘辩的步步紧逼,荀爽知道,若是再搪塞下去的话,刘辩怕是要掀桌子了,于是他只能无奈的应道:
“好!
老朽这就去召集他们过来!”
。
说罢!
荀爽就要离开,不过却被刘辩一把拉住了,然后只见刘辩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