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被堵得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想走不敢走,想留下不来台,幸好赵氏给她解了围。
“吵什么吵,还吃不吃饭了”
当即,都不说话了,只是埋头吃饭。
与此同时,二房屋里酒菜正酣。
余庆村这地方冷,过冬的时候难免靠酒取暖,所以男女老少都能喝点儿,就喝多少。
姜武劝了几句,招儿就给自己碗里斟了些酒,也就小半碗的样子。
三人一面说话,一面吃菜喝酒。
其实也就薛青槐和姜武喝得多,招儿顶多也就是啜个一两口。
而薛庭儴吃完饭,就下了桌,说是去炕上,实则注意力都放在这边。
一顿饭吃完,事情也商量的差不多了。
初步商议是三家各出些银子算搭伙儿,生意都一起做,另外合伙出的银子再买一辆骡车。
这买骡车是薛庭儴建议的,本来车就要买,做他们这种买卖车时必备之物,如果仅仅是一辆骡车四处跑,也用不着搭伙儿了。
骡车里头最贵的就是牲口,一头成年的骡子差不多得二十多两,做车厢还得钱,所以初步三人估算的是入伙三十两银子。
招儿手里能拿出十五两,姜武出十两,剩下的五两由薛青槐出。
这买卖毕竟是招儿牵头的,多出些银子也是应当。
至于盈利分配也商谈好了,从当铺里拿成衣卖是招儿的路子,做生意的法子也是她想来的,她占五成,剩下五成姜武占三成,薛青槐占两成。
本来薛青槐不打算要两成的,毕竟买卖路子都是别人的,人家做的正好,他插了进来,本钱他也出的最少。
后来还是招儿说他十里八乡到处跑,认识的人面广,各村的情况都熟悉。
姜武家里免不了有事,她还得照顾薛庭儴,以后出大力气的是他,理应多得一些,他才答应了下来。
薛青槐回了屋,招儿把姜武送出大门。
姜武因为喝了些酒,脸红彤彤的,眼睛也很亮。
不知是喝酒的原因,还是月亮太亮的缘故。
“招儿”
“姜武哥,你路上慢些走。
若不,我让黑子送你回去”
姜武的酒量好,打猎的人酒量都好,因为寒冬腊月里若是进了山,猫在哪个山坳坳里等着猎物上钩,就得全靠酒扛着才不至于冻僵。
今晚姜武没喝多少,招儿也清楚他的酒量,所以才没打算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