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八十六章 叹沉浮万物刍狗(第1页)

何许夫妇终究没能来得及在冬至当天吃上饺子,因为回家没多久,何老太太就晕倒了。

一家人喊来大队每天往市区拉客的私家面包车,把老太太连夜送到了医院。

经过几天的检查,医生告知老太太所患是胰腺癌,而且已是中晚期。

家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由兄妹四人各出三到四千不等,加上老两口的私房钱一起,凑了将近两万块,给老太太紧急安排了手术。

手术费让本身就经济贫寒的何胜军一家雪上加霜。

在兄妹四人中,何胜军这个老大哥是经济条件最差的。

老二何胜利跟着刘月生混,日子过的还算小资,多年前就在市区买了房,早就离开了村里;老三何胜华每天靠着三轮车拉些活计,也算有持续的收入;四姑娘是个中学老师,早早地嫁到了市区,算是有编制的公家人。

就连何老爷子这个老党员都有退休金和稀微的收入。

饶是如此,兄妹几个也有些喘不过气来。

于是何老太太出院没多久,老三便带着媳妇去了市郊区,跟村里其他人一起租了农民房,开始了城漂生活。

何平早在半年前就和媳妇移居到了宁水市,租住的农民房离三叔何胜华家不远。

何平媳妇和三婶(何胜华妻子)平日都在饭店洗碗打工,但和三婶不同的是,何平媳妇平均个把月就要换一个饭店,不是嫌老板事儿太多,就是嫌饭店活太累,每次都是刚一发工资就离职。

等手里那点微薄的收入倒腾没了,才开始重新找工作,可依然是干不完一两个月就又辞职。

何平的情况比他媳妇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人虽然都是穷人家孩子,却都在父母亲的娇生惯养下养成了心性幼稚、眼高手低的性情。

明明一穷二白,却无法适应脚踏实地的打工生活,更别说看人眼色了。

小夫妻俩就这样在城里晃来晃去,到最后两人干脆都不工作,啃老啃亲戚啃朋友,四处举债,一晃就是七八年。

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夫妻俩自从生下儿子小轩以来就纷争不断,三天一大吵,一天三小吵。

吵的许娇兰心惊肉跳,战战兢兢,生怕儿媳妇哪天一不高兴就撅屁股走人,剩下一无是处的儿子和嗷嗷待哺的孙子。

因此许娇兰对儿媳是没了底线地百般讨好,即便自己已经病痛缠身,腿脚站不利索,都要尽最大程度侍奉儿子儿媳一家。

如今儿子儿媳两个冤家住到了城里,她就是再不放心也看不见了,心里虽然挂念,身体却也实实在在轻松了一些。

只是生活的压力依然笼罩在头顶上,日复一日压迫着这个华发过半的女人。

除了在外打工的,那些守在村里的农民们一到冬天就会一窝窝蹲在家里。

在这之前的几十年里,人们大多靠着自家的煤矿窝子度日,没钱时只需爬进洞里放个炮挖一挖,立刻就能变卖成人民币,不论多少,总能糊口饭吃,因此并不需要天南海北风餐露宿地去打工。

加上冬天寒冷干燥,除了进入蛰伏期的小麦,地里再也没有其他农作物,人们也只能待在家里,窝在炕上悠闲地取暖唠嗑。

如今临近年关,年龄大的人就算外出打工也难找到合适的活计,只能继续窝在家里。

稍微年轻点儿的,则宁可寄居在外地,也不愿回来守着这令人窒息的贫穷和绝望。

因此这些年村里的人是越来越少,最早是何平这一批年轻力壮的小夫妻外出,后来就是何胜华这批四五十岁的壮年。

而像何胜军这些近六十岁的老年人,就只能守在村里,等待开春后一些外地的工地开工,再找机会上工做些苦力活。

年龄更大的自不必说,守在村里等待老死,是他们一眼看的见头的归宿。

老三何胜华和妻子进城打工后,何老爷子跟前也就剩下了大儿子何胜军和儿媳许娇兰。

老太太毕竟生着大病,虽说做了手术,医生却明确表示挨不过一年时间。

何胜军索性踏踏实实待在家里,留在老父母身边。

偶尔哪些村里有修路或者盖房子的,就赶过去帮衬着干点杂活,勉强赚点口粮钱。

等何朵踏着寒假的愉快节奏飞奔回家的时候,距离冬至事件已经过去了月余时间。

从父母的描述中,得知其他两个大队的策划人都已进了局子,只有刘月生安然无恙地张狂在光天化日之下,只不过他名下的所有煤窑依然处于查封状态。

得知奶奶的病情后,何朵沉思了许久。

热门小说推荐
秦时之圣人在世

秦时之圣人在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人说,假大空。且看一个普通文科生在秦时世界,如何拨动时空的琴弦。地泽万物,神农不死。农家,还不去研究杂交水稻。大道阴阳无极太一。阴阳家,快去发现宇宙星空的奥秘。儒家道家,天人合一境界还有另一种诠释。名家墨家,世界的本质属性是物质性。先贤诸子,你们的学说泽披后世,却无法孕育自然科学的种子。陆言决定,他要改变这一点。江湖朝堂,波澜壮阔,蓦然回首,他已成为人间之圣。PS本书不是爽文,前期甚至有点小虐。也不算完全的系统流。欢迎开喷,前提是看完前六十章。书友交流企鹅701922453...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