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隋书》成于唐太宗时期,对隋朝的批判是属于“政治正确”
,因此《隋书》里针对杨坚的这些评论,是在一定政治因素影响下的产物。
】
【但是,这也并不能《隋书》就是在胡编乱造、颠倒黑白。
只能《隋书》骂的确实有点过了,很多事情并非如《隋书》所的那样,杨坚也没有那么不堪。
但纵观隋文帝对待大臣的态度和做法,用“刻薄”
来形容,基本上还算是合适的。
】
【至于杨坚为何会如此刻薄的对待大臣,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杨坚的性如此,他本人就是这个性格;另一方面,也要从杨坚自己的皇帝身份来看待此事。
】
【史书上对杨坚还有这样一段评价:“上性猜忌,不悦学,既任智以获大位,因以文法自矜,明察临下。”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杨坚过往的经历对他本人影响很大。
】
【“既任智以获大位”
,杨坚为什么能称帝,我们在前面已经过了,可以是一系列的巧合,杨坚才能得以上位,这其中运气成分占比很大。
】
【而在运气之外,杨坚在其中发挥的主观努力,包括交好郑译、打压反对派势力、诛杀北周宗室等等,其实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事。
】
【杨坚自身得以靠这些东西上位,当上了皇帝,他自己自然也是清楚的。
因此这些过往的经历,也在极大地影响着他对待臣子的态度。
“以文法自矜,明察临下”
,得意于自己的法术计谋,以苛察下属为能事。
】
【杨坚自己篡夺了北周的江山,他自然也害怕自己被他人所篡,所以他就会把臣下看的死死的。
所以他对所有人,不管有没有动“坏心思”
,都十分防备。
】
【而正是这种防备,令他变得十分“寡恩”
,不仅不愿意对臣下有所赏赐,还十分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轻易地收回、剥夺那些已经给出去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