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定睛再,果然同方才见过的大小、包装都一模一样。
杨戬不禁愕然,这商朝的东西怎么来到了东鲁大营,姚珍见杨戬一脸茫然,继续低声道“估计是窦荣里通外国。”
姚珍一直以为纣王到了的中后期,开始丢城失地后,才有人愿意归降西岐,没想到他封神开篇就已经混得这么惨了,被臣子耍的团团转,骗走了不少补助。
姚珍来到帐中,姜文焕先叙过甥舅之情,又设宴款待。
酒足饭饱后,姜文焕命人取过笔墨纸砚,写好希望两家合兵的信,盖上大印,交给姚珍,道“有劳贤侄了。”
姚珍接过信,并不急于去北海,反命姜文焕屏退左右,有些话他想私底下问清楚。
他和姜文焕是亲戚,但同云中君也有交情,自己又受过对方的恩惠,如今姜文焕同窦荣不清不楚的,姚珍不敢贸然行动,把袁福通给坑了。
姚珍见帐中没有外人,开门见山问道“舅舅,您和窦元帅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啊您到底反不反商啊”
当初姚珍单枪匹马都敢去北海大营会袁福通,如今杨戬就在身旁,他更是不惧姜文焕了,直接把自己在游魂关内所见所闻讲了一遍,将疑虑一一说出。
姜文焕当初见姚珍年轻脸嫩,只道他好欺瞒,谁知道他竟然如此细心,只去了半日就发现了端倪。
姜文焕无奈,只得和盘托出,说道“纣王倒行逆施,人神共愤,与我有血海深仇,我如何不会真心反商。
只是我起兵前曾请人卜过一卦,说我没有帝王之相,天命归属于西周。”
商人信奉鬼神,祭祀尤为隆重,是以姜文焕对这占卜结果深信不疑,因此息了逐鹿中原的心思。
姜文焕继续道“窦荣、彻地夫人不足为惧,可朝中人才济济,我若攻破游魂关,立时大军压境,东鲁无力抵挡。
窦荣虽然身在商朝,但对纣王亦是不满,我二人里应外合,骗来辎重粮草,韬光养晦,只等日后天下硝烟四起,再投明主。”
姜文焕不想穷兵黩武,替西周吸引商朝的火力,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姚珍听后心中的疑虑打消大半,又问道“那您这合兵又是何意”
姜文焕捻须道“袁侯爷在北海连连得胜,打的祖尹毫无还手之力,商朝的粮饷大半都去了北海,我和窦元帅商议,我若能同袁侯爷合兵,便有借口让纣王多拨些粮草到游魂关。”
姜文焕一席话听得杨戬目瞪口呆,他在山上修炼,性子单纯,下山遇到姚珍也待他以诚,卢王后宫莺莺燕燕虽多,但他跟着姚珍住在储宫,不沾染是非,今日见了官场之中的尔虞我诈,难免有些颠覆三观。
姚珍沉吟片刻,道“我与袁侯爷亦是旧识,既然知道了你们的谋算,不能瞒着他,自会据实相告,不过亦会尽力促成两家合兵,至于他是否愿意,只能缘法了。”
姚珍和杨戬出了大营,姚珍见杨戬闷闷不乐,十分无奈,本来以为就是传个话的事,没成想又能引出一段公案。
姚珍拍拍杨戬的肩,宽慰道“你下山不过是助周伐纣,了结后就继续回山修炼了,这些世俗之事无需挂记心间。”
虽说仙界的勾心斗角也不少,但杨戬平日都在洞府修炼,鲜少与同门或仙家来往,今日见了人间的算计,就好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人感觉闷闷的。
杨戬强笑道“我没事。”
姚珍见状,拉着杨戬的胳膊,柔声道“回头找一个僻静之地,有山、有树、有花、有溪流,我养一只猫,咱俩一起修炼,没有这些尔虞我诈,闲的时候撸撸猫,山里呆闷了,就继续行侠仗义。”
姚珍想想都觉得美滋滋的,和心之人在一起,无人打扰,又有宠物相伴,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杨戬被姚珍逗笑了,道“一起修炼,你吃得了这个苦”
就姚珍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等他起来,早过了吐纳的时间了。
姚珍笑嘻嘻道“你修炼,我陪你说话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