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东京府的宴会厅中,解元领着众人唱《小雅鹿鸣》。
这是历代鹿鸣宴的保留节目。
鹿鸣宴,源自姬周时期的乡饮酒礼。
《仪礼·乡饮酒礼》贾公彦疏引郑玄目录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宾之,与之饮酒。”
又《礼记·乡饮酒义》有“工入,升歌三终”
语,孔颖达疏:“‘工入,升歌三终’者,谓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也。”
因升堂乐奏《鹿鸣》,故称“鹿鸣宴”
。
此礼一开始就与地方向国君献贤能有关,所以自唐代开始自然地被引进为科举礼仪。
在大周,乡试放榜次日,由地方最高长官设宴,款待考官和中举的科考人员。
所以,这一日庄永约着盛长柏早早到了举办鹿鸣宴的地方,入场后拜了自己的房师以后便寻了位置坐下。
等鹿鸣宴结束,天都快黑了。
“子远,长柏、元若,明天可有什么事情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