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29章 刘彻登场 乖孙 逆子 渣男和千古一帝(第2页)

幸亏他的姑妈兼岳母馆陶公主出面捭阖,才让他保住了帝位。

历经此难,不到二十岁的刘彻看到了朝堂斗争的复杂,明白了皇帝并非无所不能的道理。

他想要当一个无所不能的皇帝,但是时机尚未成熟,他必须要韬光养晦。

后来,窦太皇太后死了,信奉黄老道学的朝臣们也垂垂老矣,逐渐凋零。

但是,朝堂却并没有平静,新旧势力轮流登场,争权夺利。

窦太皇太后的堂侄魏其侯窦婴、王太后和她的弟弟田蚡、馆陶公主和陈阿娇,还有黄老道学的遗孓……

他们捉对厮杀,连横合纵,刘彻这個天子竟然成了个夹缝里生存的孱孙!

刘彻能直接插手的朝政不多,只能曲线迂回,另起炉灶。

搜寻许久之后,他仍然把目光转到了儒学上,他要借助儒学“礼”

的理念,来塑造天子在帝国中无上的权威。

元光元年,刘彻下诏,令天下推荐贤良文学入宫对策,六十多岁的博士官董仲舒来了。

在这宣室殿里,董仲舒献上了自己亲手抄录出来的《春秋公羊传》。

刘彻对这个老儒留意许久了,所以他只是拿起此书翻开了片刻,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董仲舒就是那个能帮他树立天子权威的人。

之后,刘彻连续三次对董仲舒进行策问,收获颇丰。

“君权天授”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大一统”

“天人感应”

“阴阳灾异”

“以德治国”

“春秋决狱”

……

每一种理念,都像是一块巨石,可以拼凑成一道石阶,帮助刘彻登上人间的顶峰,成为掌握实权的皇帝。

于是,刘彻罢各家博士,立五经博士,并以儒经取士,推行儒家礼制服侍,明确君臣等级差异……

窦婴和田蚡等人在争夺权力,而刘彻却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改变人心。

如今两年过去了,有为而治的儒学在大汉的人心里冉冉上升,无为而治的道学江河日下。

潜移默化中,朝臣黔越来越认可天子的权威,刘彻开始尝试着建功立业。

去年的马邑之围,就是刘彻的一次尝试。

虽然最终无功而返,却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让他看清了一件事情:要在外建功,先要在内掌权。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