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42章(第2页)

清末民初时家里还有个小工厂呢,虽然后来因为战乱毁了,家人依旧仰仗这门手艺活下来,并代代相传。

到爷爷奶奶这辈,国家政策转变,他们便开了个家庭小作坊,和面拉面晒面全是一家子齐上阵,亲力亲为。

靠着勤奋努力,做出来的手工挂面质量好分量足,慢慢在本地打出名气,小镇上的粉面店铺争相购买。

后来积累的资本多了,小作坊一点点变成大作坊,再到大工厂,逐渐恢复了祖上荣光。

又因着爷爷脑子灵活,眼光独到,兼之赶上好时代,先后投资了餐饮、服装、房地产等诸多行业,一步步成就总集团。

至此,面厂的营业额在总集团占比已经十分微弱。

爷爷却一直保留着。

他经常说,这是李家的根基。

他们家有一项活动,每年爷爷奶奶的结婚纪念日,他们都会带着子孙一起传承手艺,和面拉面晒面。

爷爷说这叫不忘本。

虽然大伯母嗤之以鼻,堂姐不屑一顾,却拗不过爷爷的权威,没人敢不参加。

他在梦里八岁了,参加了八年。

除前两年记忆朦朦胧胧,后面几年清晰得很,能不了解吗?

李承乾将挂面架和一应用具画出来,等抱春寻人做好,便吩咐常阿荣准备场地,开始动工。

先是和面,配以相应比例的盐水,用力揉搓捶,反复多次,得到光滑柔软而有弹性的面团。

接着是醒面,醒面有几步,相对比较繁琐。

先将面团揉成大条盘在锅里保温醒面,两个小时后再将大条搓成小条继续醒面,差不多大半天,也可以过上一小夜后,把小条盘绕在挂面棍上,放置面槽内进一步醒面。

又两个小时,面条醒好,就可以拉面了。

一撑二拽三要挑,将面条拉得又细又长,在将他们插进挂面架上晾晒。

晾晒需要两次。

第一次一刻多钟,面条定型,就可以放入室内单吊。

次日清早再拿出去晒两三个时辰,等面条干透后收起来,切成想要的长度,一捆捆扎好,挂面就做成了。

整个过程需要两三天,又要力度又要技巧,并不容易。

索性李承乾理论知识丰富,常阿荣也是经常做面食的,上手很快,两个人互帮互助,一次成功。

收面的那一刻,李承乾如愿听到了脑海中的电子音。

——叮,恭喜宿主研制出此世界新品挂面,奖励经验+2000,金币+2000。

李承乾眨眨眼,内心无比欢喜。

激动之下,他又计划起做碱水面来。

碱水面条与普通面条的区别只在于和面的时候除了盐水还放入了微量碱水。

有了做普通白面条的经验,再做碱水挂面,常阿荣就熟门熟路了。

若说前一次还有些忐忑,时不时问问李承乾自己做得对不对,那这回他便是信心十足。

要不是李承乾非得插一手执着于亲自参与,他的动作还能更快。

三日后,碱水挂面出世,可惜没有电子音。

李承乾心头划过一丝遗憾,却并没有太失望。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