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官员看到郑国兵力强大,都不敢抗议、不敢阻拦。
注:1【温邑、洛邑:东周几内地名。
洛邑,指都城洛阳。
温邑,周朝几内国名,故城在今河南温县。
】
2【二麦:指大麦、小麦。
】
祭足在温邑驻兵三个月,见朝廷没有什么反应,就派兵继续向前,在夜晚来到京城洛邑的地盘(再巡至成周地方),继续偷着收割庄稼,直到日出收工。
次日,京城守军将领发现,率兵来驱赶时,郑国兵士早跑回温国边界了。
注:【成周:即东周之都城。
今河南洛阳市洛河北岸,瀍(chan)水东西,共筑二城,在瀍水西者名王城,在瀍水东者名成周。
合称洛邑。
两城相距十八里。
】
温国君主和京城守军将领都来信汇报天子周桓王,周桓王大怒,就要发兵征讨郑国问罪。
周公黑肩上奏说:“郑祭足虽然带兵在边界偷割点庄稼,这是边境上的小事,他还没有波及百姓和战乱,这都不是事儿。
郑伯未必知道这件事。
因为这点小事而抛弃了亲情,实在不值得啊(以小忿而弃懿亲,甚不可也)。
如果郑伯知道此事,必然会心中有愧,一定会亲自来谢罪赔偿。”
周桓王同意,随后命令京城守军多加提防。
对于郑祭足在边界偷取粮草一事,并没有表态追责。
注:【懿亲:即至亲。
郑国的始封君主郑桓公姬友是周宣王的弟弟,在当时姬姓诸侯国中血缘关系最近。
】
郑伯见周桓王对于此事完全没放在心上,也就心中不安,怪罪自己小气了。
于是决定入朝,向天子坦明心意。
这是公元前719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