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问张槐,山前那四百亩地的庄稼收了多少。
张槐道:“花生收完了,还剩下山芋、葵花,还有些晚黄豆跟玉米,还有就是辣椒了。
估摸着再有两天就差不多了。”
又劝她不要操心,“虽说你生了他们兄妹好几个,也不能大意了。
只管在家好好养身子,凡事都有我跟爹,板栗不是也能帮把手了么!”
张老太太道:“我不就是这么跟她说。
啥东西也没人重要。
你好好地把这娃儿给生下来,我才能睡个安稳觉。”
郑氏倒不好意思起来,对张老太太道:“娘,你不要想那么多。
我能吃能喝,好的很。”
板栗跟葫芦说,他们已经叫了佃户的娃儿,下午去地里帮忙秋收。
张槐点点头道:“你们去了也好。
你爷爷跟我都有旁的事,不能在那照应。
虽说王忠安排了人,家里也该去个人看看。”
第059章不慈
郑氏惦记地里庄稼,因为那块地是她名下的,甚至那上万亩山林及各种出产、一百亩养鸡的竹林等,也都是她的,其资财占了张家产业的一半。
只除了那些木耳场子、田上酒家、山野斋、腊味作坊并云州新置办的林地是公中的。
并非郑家豪富,当年给闺女陪嫁了许多嫁妆,这些都是郑氏经营起来的,连张家和郑家的发家,她也是功不可没。
如今,她的产业由王忠和葡萄两口子打理,除账目郑氏要亲自过目外,外事大多由张槐代监管,后又渐渐移交给板栗。
山前的四百亩地是跟大片荒山当年一块买下的,为的就是出入方便。
十年,如今,荒山变茂林,荒地也已经变熟地,种满了玉米、黄豆等庄稼。
午后,山芋地里一片忙碌,挑山芋藤的,挖山芋的,捡山芋的,连和小娃儿都没闲着,不时有汉子将成担的山芋挑去库房——竹园边的溶洞里存放。
山芋垄沟里套种了葵花,一根根葵花被砍倒,小簸箩似的葵花盘子也是装了一篓又一篓,葵花秆则捆起来竖在地头埂,等晒干了再弄当柴烧。
板栗跟葫芦等人在地里来回照看张罗。
让私塾读书的娃儿于春耕秋收的季节下地劳作,是张家特意向夫子要求的,一来可让他们挣些工钱补贴家用;二来也是教导他们重视农耕的意思,便是张郑两家的娃儿也都跟着出来一块干活。
板栗正掰开一个大葵花盘子让葫芦看,说今年的葵花不大好,瘪子多,就听一阵骂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