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到达最后的时间控制点,你的菜必须做好。
否则,成绩无效,你做的再好也不行。
在车里左右看了看,问司机,“这比赛有没有什么赛程说明之类的?我赶不上开始时的宣读了,最好提前了解一下。”
“有有有,在这!”
司机从自己那边的车门储物盒拿出一张纸,“都在这上面!
要不怎么说,王正录误事儿呢,本来这应该是和入场券一起给你的,也好让你准备准备。
现在可倒好,啥也不知道呢。
幸好吴站长专门要了一张让我带上。”
马越接过那张赛程说明,用最快的度看了一遍。
比赛点开始,时间为个小时。
每个人,要做一道荤菜、一道素菜、一份主食或点心。
菜品不统一规定,由每个人在所能拿到的食材范围中自行决定。
至于食材,采取的是集中准备的方式,没有分到个人。
比赛之前,所有人抽签,确定选择食材的顺序。
当然,对于主流食材,比如鸡鸭鱼肉之类,时令蔬菜什么的,准备的肯定是够用的,不会出现最后一个没有食材的情况。
之所以这样做,一来是拉平人们的,防止某个厨师只做他最熟悉的菜品,体现不出个人在其他菜品上的造诣;
二来是考验他们烹饪的思维观念和基本功,通过在一堆食材中自选,给人们创新的展示机会;
三来是避免浪费,给每个人都准备一套东西的话,你弄不清这个人是做排骨还是做五花肉,可能就都得备上一点儿,而他选完之后,剩下的东西回收再利用吧,让人觉得像是剩下的用过的,心理有阴影;不利用吧,又浪费。
当然,这样做也有弊端,可能会因为运气因素影响个人挥。
说实话,越靠后,可选择性越小,主要是食材质量可能也越差,比如现在的马越。
在他之前,已经有十九个人完成了选择,他还能拿到什么东西,是啥质量,真不好说。
个小时之内,人们完成烹饪,点整,所有菜肴一起上台,由活动中的专业和非专业评委进行盲评,量化评分。
专业评委据实计分,非专业评委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两类评委平均分为最终成绩。
单项各取前三名,分别奖励oo、oo、oo元;三个菜总分也取前三名,定为冠亚季军,奖杯奖状,分别奖励ooo、oo和oo元。
在当时,这个奖金数额,也算是挺大的手笔。
马越看完,慢慢思考着其中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