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下便是取字环节。
关于字样,温湘娘和大郎想了好几日,终于订下。
温大名思贤,字是永兴县公所起,名曰翁归。
二娘为其妹,自当与兄相近,便做‘翁念’。
“公主,这是否不妥?”
兄长之字,与家妹之字如此相近,着实从前不曾听说过。
大多有些关连,也是意喻,不曾字同。
温家如此行事,却是为何?
清河肚腹已大,不耐正经跪坐,便留在左厢房内。
门窗皆大开,纵使歇在榻上,也瞧得清楚院中行径。
那些妇人原已经听说宝袭模样绝丽,是故那猴儿素衣出来时倒还未曾太过惊讶。
只是那扫去眼神实是多得复杂难说。
之后礼册仪上,温二娘一本正经肃穆以对,正经八百的模样比温湘娘平时德行更甚,那些妇人的眼神看得清河心里着实可乐。
钗妆衫帛三加后,适才只一素淡花儿顿时绝艳芳菲起来,引得那些妇人越发按纳不住。
亏的是正经笄礼了,若是平常酒宴上,肯定早压纳不得,说笑起来。
可偏偏温家居然还有怪招,居然给宝袭起了翁念为字?
阿月不解,问向公主。
清河笑道:“这是温家示意,二娘虽是女儿,却在家中与男儿无异。
何况又是翁念,阿翁心念的宠女,自然又是一番看重。”
到底是时事不同了,想当初贺兰向温相求娶湘娘时,温相说得直接了当:温家女只敬君子,若非无嗣不沾二色。
贺兰本就喜爱湘娘,自然应允。
之后贺兰母虽有不悦,可是上赶求娶高门嫡女,温家又本是那样家风,也无甚可说。
可如今却不同了,温家势微,宝袭的婚事上很难再有当初底气。
可是到底不能明说,也能暗示。
出嫁女儿要夫家如何,一看门弟,二看所求,第三便是娘家人的态度了。
若娘家力挺,自然夫家不敢多多过分,若连娘家人也不在意,那么又会有谁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