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有声如鸡鸣,阁阁然,山谷皆响,问之轿夫,云系雉鸡叫也。
又二里许过一溪,阔数丈,水没及骭,舁者乱流而渡,水中圆石颗颗,大如鹅卵,整洁可喜。
行一二里至墓所,松柏夹道,颇称闳壮。
方祭时,小雨簌簌落衣袂间,幸即晴霁。
下山午餐,下午开船。
将进城门,忽天色如墨,雷电并作,大雨倾注,至家不息。”
旧事重提,本来没有多大意思,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说明我春游的观念而已。
我们本是水乡的居民,平常对于水不觉得怎么新奇,要去临流赏玩一番,可是生平与水太相习了,自有一种情分,仿佛觉得生活的美与悦乐之背景里都有水在,由水而生的草木次之,禽虫又次之。
我非不喜禽虫,但他总离不了草木,不但是吃食,也实是必要的寄托,盖即使以鸟鸣春,这鸣也得在枝头或草原上才好,若是雕笼金锁,无论怎样的鸣得起劲,总使人听了索然兴尽也。
话休烦絮。
到底北平的春天怎么样了呢。
老实说,我住在北京和北平已将二十年,不可谓不久矣,对于春游却并无什么经验。
妙峰山虽热闹,尚无暇瞻仰,清明郊游只有野哭可听耳。
北平缺少水气,使春光减了成色,而气候变化稍剧,春天似不曾独立存在,如不算他是夏的头,亦不妨称为冬的尾,总之风和日暖让我们着了单袷可以随意徜徉的时候真是极少,刚觉得不冷就要热了起来了。
不过这春的季候自然还是有的。
第一,冬之后明明是春,且不说节气上的立春也已过了。
第二,生物的发生当然是春的证据,牛山和尚诗云,春叫猫儿猫叫春,是也。
人在春天却只是懒散,雅人称曰春困,这似乎是别一种表示。
所以北平到底还是有他的春天,不过太慌张一点了,又欠腴润一点,叫人有时来不及尝他的味儿,有时尝了觉得稍枯燥了,虽然名字还叫作春天,但是实在就把他当作冬的尾,要不然便是夏的头,反正这两者在表面上虽差得远,实际上对于不大承认他是春天原是一样的。
我倒还是爱北平的冬天。
春天总是故乡的有意思,虽然这是三四十年前的事,现在怎么样我不知道。
至于冬天,就是三四十年前的故乡的冬天我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