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个妇人从自家地里摘来了两颗新鲜的大白菜。
这让卢玮极为不好意思,因为他想起自己种的蔬菜,的确是拿不出手。
当然,也有一些村里人,是农忙的时候过来看的。
不过,他们看到这些情景后,竟有些懊恼——
于是,第二天前来上课的孩子们,来的时候,有的孩子手里除了拿着书,还提了豆腐乳、花生、陈年糟蛋等。
孩子们一般要走很远的路,他们往往不是一起来的。
以至于卢玮后来不得不暂时停下手里的课程,先及时把东西收好——避免他们这些小鬼头一边背书,眼睛一边滴溜溜地往地上的食物瞟,口水流湿了书页都不知道。
这里说是一所学校,但整个学校的校长加老师,也就卢玮一人而已。
学生也就十六个,都是三到十岁左右的孩子。
因为,孩子长大到十岁以上,村里的家长大多可以放心,他们自己可以去二十几里开外的镇中心学校去读书了。
如果下雨,十几个孩子分别挤到两间房间里学习。
一边是六岁以下的小班,一边是六岁以上的大班。
卢玮就在两间房里来回走动。
这边房间教学时,那边就自习练习,这边房间自习练习时,那边自然就是他上课了。
如果天气好,那就热闹了——屋前的坪地就是一个大的露天教室。
十几来个娃儿一窝蜂地把房间里的桌子板凳或搬或抬,转移到房前的小土坪上,其过程自然是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银月闲着没事,有时就站在坪前旁边看他教书。
特别看他是教小班,别有一番情趣。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是语文课,是小朋友们最喜欢上的课。
一排排的小脑袋摇来摇去,脏兮兮的手指下意识的有节奏地拍着桌子,稚嫩的童音参差不齐,惹得观看的银月忍俊不禁。
当然,小朋友们也学习数学。
为了能够贴近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卢玮在教学上可谓煞费苦心。
“请问:一只青蛙掉进了一口井里,井底离井口高米,青蛙每天爬上来米落下去米,请问多久才爬出来?”
天半!
天!
我说是天!
……
小朋友们面对着卢玮,纷纷举手,但口里却没消停,叽叽喳喳的,如同麻雀一般。
“老师,我看到了,田那边有只小青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