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灾情幸得大人雷厉手段,已在掌握之中,但如今立秋已过,北边地冷,汐州接壤西胡,媵州接壤北拓,都要开始屯军粮过冬,前几日李将军和蔺将军还颇有抱怨,想来不久便要上了”
章邯霖老家便是最北的媵州郢城,言辞恳切。
“大人,陛下尝言,民为水,载舟亦覆舟,若不重建,流民久居别处怕是引起骚乱。”
“大人,兵家之地是一国的门面啊。”
上官显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原本秋初便是户部最为忙碌的时候,如今皇上临时决定增加秋猎规模,又是一项大的支出。
“郭献啊,你怎么”
郭献只是一个四品郎中,但为人机敏,深得上官显的重,故而要事商讨便常带上他。
章邯霖已是耳顺之年,今年年尾也将告老回乡,外人皆传言这下一任右侍郎非这郭献不可。
“大人,如今还未秋收,国库不充盈,下官以为,涧州那边可取流民用以造建,佣以粮票,再待秋后兑换,让他们有事可做,既减少了骚乱的危险,又能缓一笔佣支到秋后,我们手上也好有些余力。”
郭献不过而立之年,肤色黝黑,眼睛不大却是炯炯有神,然而说完这些,紧接着叹了口气,
“只是军粮的事,下官还没什么眉目。”
“郭郎中说的不错,我觉得也是可行“刘谦思忖了一下,了上官显的脸色,心里已开始拟定下发涧州清吏司的文。
“嗯,郭献郎中倒是同我想的一致了。
。
至于这军粮饷。”
上官显放下手中的茶杯,先赞许地了郭献,后转向对着章邯霖道“章老,每年的征兵,今年便想法子提早些吧。
我会上给陛下,你同兵部提前商谈一番,征兵之事历来是户部兵部共济之事,也别伤了和气。”
章邯霖想了片刻,原本皱着的眉头倏的散了,茅塞顿开,明白过来“是大人。”
大梁的军制有一项兵役制,男子凡过十五者,便要参兵一年,除身体残障或九品官以上之子可免。
当然还有种情况便是“兵捐”
。
有些家中富庶或是独子,不舍得又怕有折损的,若捐得一定钱粮,自然也是可以免的。
归而总之,兵役制不等同于真正的军役制,没有军籍,只有暂时的兵籍,除了少数志向在此者,其他届期一满便被迁回原地。
故而从选拔开始便算不得严谨,所得支出便也归国库,只是兵部在其中也起一番作用。
如今上官显便是准备用兵役捐得的钱粮再划给军饷。
这便要求这次兵役捐的多,选进的人又少,各种把握自然是兵部的环节。
章邯霖年轻时是兵部尚赵枢的老师,因此上官显才派他去商谈细节。
郭献一同连连低头称是,兵役制他也不是没想过,不过每年秋尾才实行,只是这次提前这么多,来也只有上官尚才敢去同陛下商讨,自己还是不够大胆,若是刚才也一并说了
不过如此一来,秋猎的支出便多少能匀出来了,连他都知道,近日工部可是催的紧的很。
太医署内,读声郎朗。
“欸,璃儿,阿蕴呢”
偏过头,坐在医所的苏璃就到一身绛紫的上官鎏云,从门口摇着把香扇走了过来。
“不知道,好像是和盈盈一同被姜太医叫过去了吧。”
“无聊。
。”
上官鎏云一脸兴味缺缺,无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