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靛和王黛也只是冲着巧姐点点头。
“巧姐,那就是跟你大哥退亲的王家女啊?”
连上有人小声的问。
巧姐到底年纪小,这会儿又当着王靛王黛的面,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便没好气的道:“哎呀。
快点啦,阮姐姐开始画了,我们快去看。”
说着,便一转身,朝着不远处的石桌一溜小跑了。
几个女孩要么跟巧姐差不多年纪。
要么就是比巧姐还小的,之前的问话也是好奇,倒也没有什么恶意的,因此,这会儿便也嘻嘻一笑,追着巧姐上前。
不远处的两株老梅树下,阮秀一身粉红裳裙。
表面还套着一件深梅红的短比甲,比甲的襟边绣着云纹,脸上微笑,颊边带着一点嫣红,看着整个人就跟一朵梅花似的,俏丽非凡。
此时。
她正要画着一幅梅花图,枝干苍虬,更显得寒梅傲立。
“真是好画。”
边上一黄裳女子边看边点着头。
“如今,别说钱塘,便是在京城里。
谁不知阮家四姑娘诗画双绝,前不久,恭王妃生辰,阮姐姐送了一副嫦娥拜月图,不但恭王妃赞赏,便是见过的也没有一个不赞赏的。”
说话的是宋可儿,就是罗氏的女儿。
而那黄裳女子正是县太爷李致正的千金李晴岚。
“你怎么知道恭王妃赞赏?你去过京城吗?京城好玩吗?”
这时,巧姐一帮人正好过去,里面一个七八岁的女娃儿听着宋可儿话,不由的好奇的问。
七八岁的女孩子自不懂得拆台的意思,她问这话纯粹就是一股子对京城的向往。
只是宋可儿却是一脸涨的通红了,她自然没去过京城,之所以说这些,全然是听阮秀的丫头桑红说的。
但女娃子的话却是让宋可儿有些难堪了,下不来台了。
“都是以讹传讹,还不是我那丫头桑红乱嚼舌根,她总认为我便是画个纸片都是最好的,因此,免不了太过宣扬了,其实不过是一幅祝福的画罢了,好不好是其次,最主要就是一翻心意而已。”
阮秀这时放下笔,站起身来微笑的道。
如此,连消带打的,既解了宋可儿的围,又表现了谦逊的气度。
另一边公主,李夫人等人听了都不由的点头,阮家这一代的姑娘,倒算是这位阮秀最为出彩了。
而周围的一些夫人自也一个个恭喜阮夫人生了个好女儿。
阮夫人看着阮秀,也是一脸高兴。
而这边的热闹,阿黛几人却没太在意。
四人聚在一起,自有自的乐趣,聂小倩本就是才女,又做了几年的鬼,奇闻轶事知道不少,一一说来,几人都听得十分的有趣,阿黛和王靛也捡着一些打渔的乐趣说,而王欣宁说一些医道奇闻的,也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