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卖猪得了那么多钱,大家又都是一家人,她借这么点钱给自己又怎么了,真是小气。
想着那饴糖的好滋味,李氏又问道:“弟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家现在有发财的路子了,能不能带上我们?”
“嫂子,真不是我不答应,你这实在是强人所难,你能不能别这样?”
陈氏虽然不机灵,可也知道不能把挣钱的路子说出去。
李氏就是不死心:“什么强人所难?我家福瑞和金宝得读书,处处都要花钱,你怎么能那么自私呢?哼,你是不是盼着自家挣大钱,我家继续落魄,你才满意?”
“我这么和你说吧,你要是不把做饴糖的手艺教给我们,就是不把我们当家人看。
咱们一块挣钱不好吗?你为什么要把手艺藏着?”
陈氏不想继续和李氏啰嗦,所以不耐烦地说道:“嫂子,这事由阿梨和秀红说了算,你有什么打算直接找她们商量好了,别找我。”
“还有,我借了七十文给你,你最好快点还给我。
至于你之前借的那十文钱,我可以算了。”
说完这话,陈氏便匆匆离开了,不再搭理李氏。
而李氏见她就这么走了,火气也跟着上来了。
“嘿,这个臭婆娘,居然长脾气了。
不仅不把做饴糖的手艺教给我,还敢叫我还钱?等着吧,看我还个空气给你。”
回到家以后,陈氏立刻把李氏和她的对话告诉姜梨和杜秀红。
“嫂子,你还真没说错,伯母果真厚着脸皮去找娘要方子,她怎地这么无耻呢?”
杜秀红恨恨地说。
姜梨见她气鼓鼓,连忙劝道:“算了,咱们认识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她是什么样的人,你又不是不清楚,别生气哈。”
……
不甘心的李氏和朱翠英商量了一下,决定做点什么。
既然陈氏一家这么讲情面,那就别怪她们不客气。
每个村里总有那么三五个女人,好吃懒做,事儿多多,喜欢胡乱编排别人的是非。
她们的嘴巴就是大喇叭,一旦谁家有点什么事,便大肆张扬,广而告之。
李氏从家里拿了些糙米和粗面,悄悄找到了村里的田家婆娘,委托她帮下忙。
田家婆娘将东西接过去后,立马附和着李氏的话,说起了陈氏一家的不是。
“哎呦,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奇怪。
她们家突然之间就有了手艺,怎么想怎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