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是她回京后头一遭近距离与他打照面,回想起此人曾闯她闺房,甚至与她有过隔了层薄薄衣料的亲密触碰,她就浑身发麻,直泛恶心,掩在衣袖里的手微微打颤。
但湛明珩起身笑迎时,她仍是勉力站起来,垂了首平静端立在他身后一截。
湛明珩对此人的恨意绝不亚于她,却是如今已然练就了仇人当面含笑自若的气度,她自然不可拖他后腿。
须知满朝文武当面,一言一行至关重要,湛远邺在这个节骨眼摆了副敬酒的姿态前来,是想试探湛明珩什么也好,是欲意激他失态也好,总归心存不善。
湛明珩见他走近,不动声色微一侧身,将纳兰峥置于触手可及的角度挡死。
或许也并非当真防备什么,只是习惯罢了。
继而向对面人笑道:“皇叔。”
说罢示意一旁的侍女上前去替湛远邺手里边的空盏斟酒。
湛远邺的确是来贺他新婚的,只是酒液下肚,场面话没说几句便拐去了别处:“这几日你忙婚事,朝会暂歇,倒少有时机逮着你,也不知案子是否查得了眉目?父皇卧病,你可别一时贪乐,耽搁政务。”
此话一出,显见得离得近些的几名朝臣都敛了色,华盖殿内的气氛霎时有些凝滞。
“谋逆”
这等词,任谁也不会轻易挂嘴边,众人只是心照不宣,皆晓得所谓“案子”
就是从年前拖至年后,当初太孙陈情时言及的那桩事。
湛远邺此人本就不苟言笑,一旦神情肃穆起来,一顿宫宴也能吃成朝议一般。
见他毫不心虚避讳,一如从前那般对自己叮咛教诲,湛明珩笑一声道:“皇叔,您就非得挑这时辰问?左右侄儿人在承乾宫,您随时来就是了。”
说罢顿了一下,笑意更盛几分,“案子已有些许眉目,或不久便可水落石出,皇叔大可宽心。
此前侄儿离京,您已替侄儿担了代政监国的责,如今侄儿回来,您却仍时时往来于刑部与大理寺,多有替侄儿周旋之处,甚至常常劳碌至深夜方才归府,实在令侄儿……深感歉疚。”
湛远邺似乎有些意外他如今口蜜腹剑得厉害,却神色如常,丝毫不见停顿地道:“你与皇叔客气什么?你既心中有数,我便也不多言,回头再来承乾宫与你叙叙家常。”
显然是预备告辞了。
湛明珩却抢先一步拦下他道:“侄儿听闻王妃近日抱恙,故不得出席庆宴,又见您方才似乎无心吃食,不知是否是因担忧此事。
倘使如此,可须侄儿吩咐太医署的人替王妃瞧瞧?”
说罢似有意似无意地瞥了一眼底下一直竖耳在听的晋国公姚储。
湛远邺笑了笑答:“只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不必劳动太医署。”
说罢往座席走去。
纳兰峥心内疑问姚疏桐“风寒”
一事,只因此刻人多眼杂,不得不暂且按捺下来。
松了口气坐下后,却见已然回座的湛明珩眼望着湛远邺的背影拧起了眉头。
她循他目光望去,未能辨得古怪,小声问他:“怎么了?”
他的眉头蹙得更厉害些,低低道:“……走姿不对。”
纳兰峥闻言还欲再细看,忽听底下传来“咚”
一声闷响,与此同时响起几名宫婢的惊叫。
再抬眼,竟见湛远邺直直歪倒在了殿中,不知何故嘴角溢血,浑身抽搐。
湛明珩霍然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