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古镇皆是明清古建筑,十九院落,沿江而立,参差错落,古色古香。
好似梦回明清,再现鼎盛时期的繁华。
重庆作为陪都后,大量下江人涌入重庆,龙大量内迁工厂和商铺通过水路在这里落户,成了重庆的物资交易中心和工业、交通重镇。
原本就繁忙的码头更是船来船往,桅樯蔽日。
水陆两路,商旅川流不息,装卸搬运,络绎不绝。
石板铺就的小街上,沿街店铺林立,人流熙攘,摩肩接踵。
空气中回荡着船工号子,夹杂着叫卖吆喝、乞讨哀告和说唱鼓乐,混合着浓郁的油香和麻辣味,构成一幅抗战时期川东民俗百态图。
在老街尽头一个僻静的院楼木门前,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魁梧男子叩响了门环。
门开了一条缝。
露出了一双阴鹜的眼睛,上下检视了来人一番,里面的人生硬地问道:“你找谁?”
“请问这是民防司令部张处长的家吗?我是他朋友王树明,登门拜访。”
王树明朝着屋内高声喊道。
上次两人舞厅认识后,张邦昌亲自将酩酊大醉的王树明送回了家。
并在以后几天,多次登门王家,每次上门,不是带来一些绸缎首饰,就是留下一些美元英镑,出手极为阔绰大方。
这让暂时没有生活来源的王树明一家都感激涕零,王树明礼也觉得礼尚往来,多次向张邦昌表示,要亲自登门回访。
多次推脱后,张邦昌最后不得已,给王树明留下了这个住址。
“是王参谋长,快请进。”
听到门口王树明洪亮的声音,里面传出了张邦昌的声音。
门被打开了。
开门的人穿着围裙,手里拿着剪刀,沾着泥土,看上去像是个老园丁。
王树明瞟了此人一眼,只见他头皮锃亮,身材干瘦,手如枯枝,眼中精芒暴露,看上去让人不寒而栗,心里不由得暗暗吃惊。
张邦昌满脸春风地从房里迎了出来,一眼就看到王树明手中领的礼物:“王兄呀,你来寒舍就是赏脸,还带什么礼物,真是太见外了。”
“小意思,不成敬意。”
王树明边说,边跟着张邦昌进入室内,将两瓶“五粮液”
和两条“骆驼”
香烟放在桌子上。
张邦昌的家是一个临江的二层木楼,看上去有点年头,雕梁画栋,显得古朴清幽。
临窗而望,远处青山如黛,眼下长江开阔,风景如画。
时时江风吹拂,混合着小花园里正怒放的茉莉花香,在这闷热的夏季,使人心旷神怡。
山城重庆被两江环绕,本来建筑空间就不大,作为陪都后,随着大量难民和政府机关涌入,房屋更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