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英雄部队的前身就是由爱国将领、千古英雄杨虎城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
1938年3月,日军牛岛、川岸师团兵临山西黄河岸边的风陵渡,对岸就是陕西的东大门潼关。
关中开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起来!
当日军如狂风般席卷而来,兵临黄河岸边的风陵渡,并对潼关虎视眈眈的时候,这个惊人的消息像一道闪电,划破了西安宁静的夜空。
当时,担任西安行营主任的蒋鼎文听闻此讯,顿时惊慌失色,六神无主。
这位曾经被蒋介石委员长寄予厚望的“五虎上将”
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沉稳和果断,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离这座即将陷入战火的城市。
于是,在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蒋鼎文匆忙收拾行囊,带领着亲信随从,趁着夜色掩护,悄悄地离开了西安。
他们没有留恋这座古老的城市,也没有考虑城中百姓的安危,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
就这样,蒋鼎文抛弃了他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背离了人民的期望与信任,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接替他陕西省政府主席的新人选是西安人孙蔚如。
他向陕西乡党盟誓:“余将以血肉之躯报效国家,舍身家性命以拒日寇,誓与日寇血战到底!
但闻黄河水长啸,不求马革裹尸还!”
同时,孙蔚如主动向蒋介石请战,并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
1938年7月,一支由3万多名陕西子弟组成的队伍歃血为盟、裂袍为旗、兵出潼关!
他们冒着决死之心,开进了黄河北岸的山西中条山抗击日军。
当时的日军想要进入陕西关中,就必须先要渡过黄河。
要渡过黄河,就必须要占领黄河的三大渡口蒲津渡、风陵渡和茅津渡。
要占领这三大渡口,就必须先占领黄河岸边的中条山。
因此,中条山之于陕西,之于整个西北地区,乃至更远的西南地带和当时的陪都重庆而言,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