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在国王奥斯卡二世口令下,双摆同时放下依然会在跳动七八下后完全走向混乱。
奥斯卡二世连做了十来次,效果完全一样。
其实别说人为操作,后世计算机模拟五十个初始速度仅相差百万分之一的50个双摆,在十次左右的摆动后,都已经乱成麻。
这下奥斯卡二世和列夫勒真是服了!
“为什么会这样?”
奥斯卡二世也算是数学本科毕业,完全无法理解眼前的一切。
列夫勒身为皇家数学顾问,同样无法回答国王的问题,只是震惊道:“叹为观止!
我根本无法用现有的知识诠释,他又给我们开了眼界。”
奥斯卡二世拿起李谕的文章,仅仅十几页纸,后面关于“太阳系会乱”
的论述也没几页,看了好几遍也看不出什么。
“难道我的数学知识如此落后了?”
奥斯卡二世把李谕的信拿给列夫勒,“列夫勒,你给我解释解释。”
列夫勒摊了摊手:“国王陛下,这篇文章我同样已经看过好几遍,确实也没有完全看懂其中深义。”
“那如何是好?”
奥斯卡二世苦思冥想。
列夫勒脑子转的很快:“陛下,我们可以向他约稿,甚至可以专门为他颁个数学奖章。”
“数学奖章?”
“对的,陛下!
我们已经设立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但唯独还没有数学奖。”
列夫勒一语道破。
“嗯,有道理。”
奥斯卡二世点点头,自己身为一个数学家,但是自己国家所主导的诺贝尔奖却没有数学奖,的确挺难以让人理解。
当然,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完全是遵照的诺贝尔遗嘱。
虽然很多人怀疑诺贝尔奖不设数学奖是他个人的情感原因,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完全是由于诺贝尔的科学观念导致。
();() 诺贝尔在16岁时就终止了公立中学教育,也并没有继续上大学,而是从一位优秀的俄罗斯有机化学家那里接受了一些私人教育。
事实上,正是这位俄国有机化学奖在1855年把诺贝尔的注意力引向了硝化甘油。
诺贝尔作为19世纪下半叶典型的天才发明家,他的发明需要材料、果断和直觉,但不需要什么高等数学知识。
当时的化学领域实验确实如此,所以诺贝尔的数学知识可能不超过四则运算和比例率,差不多也就是现代初中数学水平。
不过化学后续的发展很快,在诺贝尔死后没几年,诺贝尔奖就根本不可能忽视数学的影响。
列夫勒说:“国王陛下,现在德国、英国、法国的数学蒸蒸日上,我们完全可以先下手,让李谕给我们写篇数学论文。”
“就这么办!”
李谕前段时间的新闻他还历历在目,今天他论文上仅仅几句话提到的实验都如此包含奥妙,的确是值得约稿!
奥斯卡二世拍板道:“直接发电报,就让李谕详细解释解释双摆和太阳系为什么会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