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毋烈来到青龙县的第一件重要事情,自然是要给管亥打制百炼钢的枪头和箭头。
所以才会以为管亥是来关心枪头的进度。
至于百炼钢的环刀,麋竺已经在采购,不日就会送来几把
管亥看了一圈,道:“百炼钢虽然好,但这个量实在太少,周期也太长。”
綦毋烈嘿嘿笑道:“回管令,好的东西,自然要多打磨。”
管亥点点头,又道:“我曾在书籍上看到一种炼钢的方法,炼出的钢虽然不如百炼钢,但却远胜精铁。”
綦毋烈的眼睛闪亮起来,道:“管令方便的话,可以提点某一点,反正某现在家眷都在青龙县中,也是管令的人喽。”
他却是想得开。
管亥一边回忆,一边道:“意思,我可能不太明白,你且听一听。
叫什么‘相时阴阳,制兹利兵。
和诸色剂,考诸浊清。
灌襞以数,质象以呈。
附反载颖,舒中错形。
6剸犀兕,水截鲵鲸。
君子服之,式章威灵’。”
这是管亥以前看到的关于东汉末年有灌钢法的一段文字证据。
源自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文章写的很华丽,就是不知道怎么做
管亥都不懂,綦毋烈更是听的一个头两个大,他不停的挠着头,憋了好一会才说:“某也听不懂。”
管亥想了想,又道:“你把生铁,精铁,炒钢法之类的,和我说说,我们研究研究。”
綦毋烈听不懂,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古人记载东西,向来斟字酌句,十个字的话,恨不得两三个字就囊括掉。
而平时大家说话,其实多是白话,并没有多少之乎者也。
匠户大多不识字,都是靠着经验和言传身教来传承。
识字的士人阶层,偏偏又不太理解技艺的精髓,看了个大概,就记录下来。
而且记载的还云里雾里的,神乎其神,或许只有士人自己能看懂。
这个时候,技艺想有长足的进展,那必然只有一种可能。
也就是士人自己下手,去干这些匠工的活。
或者是匠工翻身,读书认字成了士人。
这,正是古代技艺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不但是冶金,医学,其实同样如此。
如张仲景和华佗,都是士人。
在管亥看来,历史上,华佗的追求,其实并不是医学,而是做官他一向以学医为耻。
史书记载“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就是说华佗本来是士人,因为行医出名,常常后悔。
其实代表着古代士人的价值观。
如果华佗把医学当成事业,成就甚至可能比张机张仲景还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