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双舒服的布鞋,明早坐穿,将近二十小时的火车,估计脚都要肿了,穿布鞋会舒服点儿。
挑了本《海岛女民兵》塞包里,洗澡睡觉还要早起呢。
躺在床上定好闹钟,打算这次回来盘个炕。
首都的冬天也很冷的,当然和东北比不了。
没有电褥子,没有暖气,大冬天就靠炉子取暖有点扛不住。
趁着夏天赶紧弄好,冬天多买几车柴火,肯定特别暖和。
昨晚上做梦都是睡炕,烧的特别热,睡在上面像烙饼似的,来回翻身差点儿掉地下。
早上有点阴天,临出门拿把伞。
坐地铁到北京南站下车,跟着大部队进入候车大厅。
这时候火车出行的人多啊!
还没上站台,人已经乌泱乌泱的。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把包转到胸前背好,雨伞用胳膊夹住,拿出介绍信和火车票。
这边喊去往上海的列车进站了,就往检票口冲。
凭借着灵活的身手挤到最前面,拿出卧铺票先登上火车。
七十年代的绿皮火车,车头有点像游坦之的铁面具(大胡子版本),硬座是成排的木头椅子。
硬卧有铁管连在车顶上,大概这样比较安全。
姜茶的票是上铺,这样挺好干净,还不招贼。
爬上去把包放在床头,下来倒些开水拿上去。
这会儿慢慢的上人了,车里瞬间热闹起来。
聊天的,道别的,说笑的,吵架的。
姜茶在右边上铺,对床也是女孩儿,中铺的女人她们一起的。
自己这边中铺坐着位战士,没穿制服,看走路就知道。
两边的下铺都是中年男人,看样子也是出差的。
都是成年人,有素质,不会碰上小说里经常看到的极品。
躺在床上看《海上女民兵》,这是本1966年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为原型的小说。
作者黎汝清17岁参加革命,18岁入党,参加过不少战役;他用丰富的经历写出了很多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