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与奚人的臣服,让李林甫觉得,自己不小心的话,便有可能是下一个“张九龄”
!
“来人啊,备车,本相要去兴庆宫。”
李林甫拿起桌案上的那一叠草稿揣进袖口,对下仆吩咐了一句。
图穷匕见,这些东西终究还是要给李隆基看的,李林甫心一横,不想再改了。
……
“诶,舒服了啊。”
方重勇坐在桌案前,快活的呻吟了一声,享受着阿娜耶给他的手腕进行按摩。
吐蕃人的军法,终于被他誊抄完了。
不得不说,这些鸟玩意真尼玛长,如此的形而上学,他就不信吐蕃人会一板一眼的照着军法办事!
方重勇打听了一下唐军之中的军法,发现吐蕃军法的严苛,还在唐军之上。
只怕平日里执行军法的力度,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将士们的所有精力都在应付军法上,那么他们必然没有余力去考虑战争的事情,这便是军法“过犹不及”
的道理。
只不过对于方重勇来说,这部军法的价值,在于吐蕃人对于行军打仗,提出了很多很细节的要求。
比如说夜间扎营,要如何布置斥候,如何布置营地,把营垒设在什么样的位置比较好,怎样设置固定哨和流动哨等等。
这东西与其说是一部军法,倒不如说是一部极具操作性的兵法书!
它的可贵之处,不是如《孙子兵法》那样的指导性原则,而是把行军打仗的细节说得明明白白。
“你说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凉州城内能抄写的流外官与书吏那么多,你非得自己去抄,还累个半死。”
阿娜耶一边卖力的按摩方重勇的手腕,一边忍不住低声抱怨道。
她嘴上总是不依不饶,但身体却又很诚实的围着方重勇打转,自觉地照顾对方的饮食起居,可谓是勤勤恳恳,对得起她那长满老茧的小手了。
“以后到长安了,要讲究点规矩。
就你刚才那句,权贵家中将你杖毙也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