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即使客人是身着便衣,这些看惯了好物件的跑堂的也能从一个挂件,一个首饰,一顶小帽来猜测来客身份。
赵大人此时就站在楼外,抬头看着这高悬二楼的牌匾,传说是太祖皇帝还在潜邸时,便衣出游,吃了一碗当时还是个小门面的肉丸胡辣汤,大呼过瘾,提笔赐字。
当时的店主只觉字非常好看,又非常感激,装裱了起来。
直至太子登基,万寿节时,才知道是天子潜龙之时赐的墨宝。
自此,在这座楼里用膳,便成了彰显身份的地点。
而吏部尚书房大人,就爱来这里坐坐。
今天的赵大人,就是来这里“偶遇”
的。
早有小二盯上了气度不凡的赵大人,眼见着看完牌匾的大人物,迈开四方步向酒店大门走来之前,小二边满脸堆笑,边迎上前道,“大人,您请进,要用点什么,请告诉小的。
小的马上送来。”
赵大人客气的摆摆手道,“暂且不用,老夫是来偶遇的。”
然后,自顾自上了二楼。
这酒楼被其继承者设计的非常巧妙:一楼和二楼看起来就像个规规矩矩的八角形,但是一楼中间留有一块圆形空地,周围一圈池水萦绕,池水内有鹅卵石,各色金鱼等。
内设有一处圆台,可供表演。
二楼则有一圈栏杆,每个桌子离得很远,并且有屏风隔开。
但客人既可以欣赏楼内演出,也可凭栏远眺楼外风景。
吏部尚书房大人此时就在二楼闭目听曲,甚为悠闲自在。
赵大人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似乎房大人还沉浸乐声之中,并没有发现他,便轻轻咳了一声。
房大人一惊,睁眼一看,连忙起身,“哎呀,赵大人,幸会幸会啊!”
赵大人笑道,“房大人好雅兴,赵某能否有幸与房大人一起听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