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吾儿此时有何事?”
李亨微微挺直身子,神色严肃地说道:“父皇,儿臣有要事启奏。
如今边疆局势不稳,安禄山手握重权,其心难测。
父皇今日之举,将三镇节度使汉将全换,恐生变故。
还望父皇三思,收回成命。”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忧和劝谏之意。
杨国忠听到李亨的话,心中暗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捋了捋胡须,微微扬起下巴,说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陛下,此事不可不慎重啊。
安禄山狼子野心,若任其势力膨胀,恐对我大唐江山不利。”
安禄山那圆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愤怒。
他瞪着李亨和杨国忠,大声说道:“太子殿下和你杨国忠这是何意?俺老安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你们莫要血口喷人。”
兴庆宫内的气氛更加紧张,烛光摇曳得越发厉害,仿佛随时都可能熄灭。
巨大立柱上的龙凤图案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更加神秘而威严。
乐师们的乐曲声也渐渐弱了下来,仿佛被这紧张的气氛所压制。
韦见素此时见机走了出来,他神色沉稳,步伐不疾不徐。
身着官服的他,微微躬身,向唐玄宗李隆基行礼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与杨丞相所言不无道理。
如今边疆局势如风云变幻,不可不慎重对待。
安禄山大人虽有战功,然此次更换三镇节度使汉将之事,确需再三斟酌。”
他的话语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对皇帝的尊重,又巧妙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李隆基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沉思。
他未立刻回应,只是静静地看着众人,仿佛在权衡利弊。
杨国忠见状,连忙趁热打铁,捋了捋胡须,说道:“陛下,韦大人所言极是。
此事关乎大唐江山社稷之安稳,不可不慎啊。
安禄山虽口口声声说忠心耿耿,可人心难测,谁又能保证他不会生出异心呢?”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仿佛觉得自己在这场争斗中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