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太子考教他的学问,竟是满腹珠玑,通文达理。
当时他才八岁,前太子说他过目不忘,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言语间对这个六弟都是欣赏。
只是玄武门兵变后,那人就仿佛隐藏起来了。
如今新帝刚刚登基,同样是李家兄弟,前太子的下场就在眼前,太过打眼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只是……可惜了。
魏征又捋了捋胡须:“袁公不必担忧,二娘子年岁尚小,可以慢慢观察。”
袁少卿点了点头。
袁圆把一家人都薅起来以后,站在廊下背书的,从一个人变成了三个人。
两位堂兄一人一边,站在矮墩墩的小胖崽儿身侧,开始摇头晃脑陪她背启蒙书。
两个兄长不是不惊讶的,要知道学堂里面,六岁入学,八岁才能学完《急就章》。
而小妹妹三岁就会背了,但还好,还不会写。
两位兄长心里好受了些,但都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保住作为阿兄的颜面。
袁青刚穿越,一时间心绪不宁,有些睡不太着,就去厨房忙活了。
昨天她看了,厨房有盐。
根据原主跟长辈学习管家的记忆,唐初这个时期,盐并没有被管制。
每斗米仅四五钱,盐价也不高。
朝廷对盐业不收赋税,地方上每年把一定数量的盐当作贡品送到长安,这种宽松的管理方式促进了初唐制盐技术的发展。
袁青在厨房看到的盐,是已经经过初步过滤了的,外观上没有很多杂质,只是味道有些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