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的精减对战舰体积的贡献并不比设备的体积缩减少,打个比方来说,远征军第一舰队全体加在一起大概是三万人左右。
而天鹰号只有一千人。
以三十比一的比例,将原本的居住舱、卫生设施、打发时间的娱乐设施、携带的大量给养、餐饮设施、环境维持设备、舰内交通体系、必要的救生设备、污水循环净化处理设施、供水排水设施等等所有的生活设施统统砍掉,总共能够节省多少空间?
作为天鹰号的主力舰的主体和才备有大量的生活空间,所以长达十五公里,除此之外。
只有人员最多的空天母舰具备一定的生活空间,以便脱离母舰**作战,其它的辅助战舰上只有战时使用的短期维生设备,体积不缩水才怪!
再次,是天鹰号取消了巨舰上占用大量空间的伸缩杆,以另一种全新的方式防御凝固光束,同样节省了不少空间。
体积缩减不仅节省了建造周期,还节约了大量的钢铁等战略原材料,简直就是完美的良性循环。
而以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不影响战斗力的前提下进行,纯以火力强度论,天鹰号确实不如远征军的一支舰队,但这是因为天鹰号的体积小,携带的导弹有限,饱和攻击的能力不可能比得上十艘巨舰的全速发射。
若是刨除导弹单论其它武器,天鹰号反而要更强一些;若是论火力的效率,高度集成化的天鹰号能够统一协调控制舰上所有的火力,打击效果又要比武器分散的远征军更强。
总而言之,天鹰号完全可以看做人类战舰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碰上这样一艘强悍的战舰,撞到枪口上的外骨人群落算是倒了血霉,反复缠斗了两个小时后,天鹰号在不动用导弹的情况下将第一批十万只小鱼消灭了百分之六十,整个战区充斥着小鱼舰汽化后的微粒,以至于原本肉眼无法捕捉的激光束产生了明显的丁达尔效应。
一道道光路清晰无比。
不过外骨人看到了激光也没用,能看到的全是射向友军的激光,真正射向自身的激光看到了也来不及躲避。
执拗的外骨人终于明白了天鹰号根本不可能通过数量的优势战胜,不得不收回残余的生物战舰,又打起了龟缩不出的主意。
目睹这一幕的叶飞简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难道外骨人以为龟缩不出就拿它们没办法了吗?实在是无法理解外骨人的作战理念。
“逼上去!”
叶飞的命令简单明了,天鹰号追着外星舰队的尾巴跟了过去,随便找了个看着不顺眼的竖井,将战舰调整为舰艏冲着骨冢的姿态,十一门主炮轮番地满功率向那个竖井发射,高热汽化的岩石蒸汽冲出竖井。
让那个竖井看起来像个即将暴发的火山。
天鹰号的四艘突击登陆舰上配备了专业的激光凿岩钻头,但是叶飞并不想在这个时候使用它们。
战舰主炮的激光虽然不如钻头的能量集中,但高能激光的能量密度不比钻头差,用来钻透骨冢的外壳毫无问题。
然而现实总是充满了意外,大量的蒸汽不仅吸收了激光的能量,还干扰了激光的路径。
导致射击的效果越来越差,叶飞不想为了这个外骨人群落呆在这里泡蘑菇,下令改用重接炮。
重接炮像哮喘病人一样打一颗炮弹顿一顿,开始另一次破坏骨冢的尝试,高速钻入竖井的炮弹导致了不亚于小当量核爆的爆炸,竖井里炸得一塌糊涂。
等竖井里再没有蒸汽出现,叶飞又命令换回激光。
连续搞了几轮射击。
外骨人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反应,上万只小鱼一起冲出骨冢,从各个方向包围天鹰号。
战舰直接撤退,保持距离远程杀伤敌舰——远程火力投送能力才是人类的优势所在,尽管天鹰号的近战能力同样强悍,可是哪个会笨到放弃即有的强大优势,和敌人搞刺刀见红的近身肉搏?
这个时候,外骨人也看穿了人类不死不休的意图,不再隐藏实力,而是派出大批的生物战舰试图一战定乾坤。
不过天鹰号的速度冠绝人类所有的战舰,哪会让短腿的小鱼追上?
天鹰号加装了反应堆,采用了新的超光速引擎,又降低了全舰的质量,速度不高才怪。
所以外骨人悲剧的添油战术只能继续悲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