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 40 章 残血宜1 11(第3页)

对于民变,张太后坚决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政策,并亲自以皇帝的名义昭告天下,只要那些人愿意被招安,那就既往不咎。

如同冯梦龙这样在百姓心里有点名气的才子,很多都被朝廷招募来写一些宣扬朝廷国策的话本和檄文等等。

冯梦龙虽然苦恼自己已经用上那么多的笔名,但还是被朝廷给抓出来干活这件事刚开始还是有点诚惶诚恐的,不过在为国为君挥笔写文几次后,就开始美美的放飞自我。

“秦贼蔓延,虽因无岁,总由贪官债帅不恤军民,恣行剥削,以致转徙为盗……”

“自今边方文武,俱宜遴才选补,不得听人规避,徒取备员……”

“恰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此乃被天灾逼至走投无路,方为流民,既是民,便是大明之子民,当以保护。

各地官员自是以以抚为主、以剿为辅,不得伤害有意归顺之善民,亦不得放纵烧杀掳掠迫害百姓之恶民……”

有朝廷官方的准许,冯梦龙此文当即名扬天下家喻户晓,便是不识字也不懂民生的孩童,都能在街头巷尾唱上那么两句与此相关的童谣。

而杨鹤也是贯彻朝廷的这种政策,陆续招安了一批起义者,其中最大的成果是兴乐四年招安神一魁。

招安成功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如何招安,而是招安之后如何有效安置这些被招安之人,否则极其容易再次起义。

这时候因为后金那边没有什么动静,于是洪承畴就被朝廷召回去,以延绥巡抚的身份出任陕西三边总督,和陕西督抚一同“鼓励招安,速图安定”

在洪承畴等人的努力下,还有信王和护国夫人那边的赈灾安民政策取得极大进展,于是没过多久,陕西的各路起义军便在兴乐五年冬全部被招安。

只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最重要的就是接下来的安抚举措。

这就需要极大的物力财力和时间来进行,尤其是朝廷的支持就是至关重要的。

后金就有聪明人看出这个关键问题,还点出这个招安的重要人物就是张太后。

“亡大明者,只能是大明也!

若是能将张太后除去,那大明皇帝尚且年幼,身为摄政王的信王又长期在外,若是将这个同时与明帝和摄政王联系起来的桥梁给斩断,那这二者之间的猜忌怀疑反目为仇就不过是时间问题。”

皇太极认为这个计策十分精妙,毕竟一个正值盛年的摄政王,一个即将长成的小皇帝,如果没有太后张氏在其中缓和关系,怕是早就斗得头破血流。

而且朝臣也会为了是支持摄政王还是支持皇帝这件事党争不休,这自然也是会损耗明朝的国力。

更别说太后张氏还是抚

养信王和生下皇帝的人,

只要她一死,

那对信王和小皇帝都将是前所未有的的致命打击。

至于杀了小皇帝,那就是对大明朝的影响并不大,毕竟还有一个更能力非凡且-->>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