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在王盼庄、蒋各庄、尚品庄、茶棚、丁甲家庄一带活动。
我打算以峪子沟、黍谷山、鞑子沟为中心向南辐射建立根据地。”
朱旭也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们两个一个背靠歪坨山,一个背靠五彩山。
进可向平原推进,退可扼守山地险要。
这是典型的山地和半山地作战思路!
这也是目前我们部队主要的作战思想。”
徐进看了一眼他们俩个说道。
“我们这种作战思路想不对吗?”
朱旭望着徐进问道。
“也不能说你们这种思维模式不对,因为以前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但这种作战模式有它一定的局限性:一山区人口少,兵源补充困难。
二作战总在山区,根据地屡遭破坏、根据地经济恢复缓慢。
三物资给养没有平原地区充沛。”
徐进看着两位营长侃侃而谈。
“可平原地区根本无险可守;鬼子在平原机动能力强、火力又猛,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立足!”
谢营长思考了一下争辩道。
“老朱、老谢,你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据险而守、出其不意的作战思路上。
我这次到冉庄去,算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作战模式。
人家那里的民兵武装愣是在地下挖出了一条‘万里长城’--他们地下与地上相结合、地道的优势与当地的地理条件相结合----既能打、又能藏,还能跑。
集储运物资、运送兵员、积极防御、隐蔽歼敌,防水、防毒、防烟为一体的平原地道战的思路。
敌人来犯,他们潜入地下;敌人驻扎,他们四处出击、不断袭扰;敌人疲惫了,他们就抓住时机、咬上一口,撕下鬼子一块肉来;那里的鬼子和伪军被他们搞的苦不堪言。
其实军分区这次让我们下来就是让我们指导各地的地方同志,让他们广泛地开挖地道工事、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敌人的前方,用一种新的战法打击和消灭敌人。”
说着徐进撕开了自己棉衣的一角、从里面抽出一个纸卷儿,小心翼翼地把它在炕桌上铺开。
冉庄地道的剖面图立即呈现在三个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