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舜,咱们不如去别处看看吧?”
虞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坚定地说道:“不,这里虽然贫瘠,但只要我们肯付出汗水,就能让它变成宝地,就能让我们的族人过上好日子!”
族人们被虞舜的热情所感染,纷纷鼓起干劲,继续挥动锄头,开垦荒地。
在虞舜的带领下,历山脚下的荒地变成了一片片良田。
粮食丰收了,族人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而虞舜的名声也渐渐传扬开来。
然而,虞舜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带领族人创造美好的生活。
于是,他离开历山,前往雷泽学习先进的捕鱼技术,又到黄河岸边学习制作陶器。
无论走到哪里,虞舜都以谦虚的态度学习新知识,并将其传授给更多的人。
他改进捕鱼工具,传授捕鱼技巧,使得雷泽渔获颇丰;他改进陶器工艺,烧制出更加精美实用的陶器,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虞舜每到一处,都以其勤劳、善良和智慧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他所到之处,人们都纷纷效仿他的行为,相互谦让,共同进步。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
虞舜改变了鲧的治水方法,变堵为疏,取得了很好的治水效果。
当初荒凉的历山脚下,已经变成了一座繁华的都市。
人们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他就是——帝尧。
“这个虞舜,果然名不虚传。”
帝尧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热闹的景象,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来人,备一份厚礼,我要亲自去拜访这位贤才。”
帝尧的銮驾浩浩荡荡,旌旗蔽日,一路向历山而来。
仪仗队伍绵延数里,百姓们夹道相迎,争相目睹这位传说中圣明的摄政君。
帝尧坐在高高的战车上,看着眼前繁华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