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便去后面知会人去了,一两分钟后掌柜的就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把算盘,然后当着夏灵月的面就打起了算盘,不多时就算了出来。
“精米是文钱一斤,一千两百斤一共是八两四钱银子,细面是六文钱一斤,一共是七两二钱银子,加起来一共是十五两六钱银子,给你打个折,您给十五两五钱就行,等会儿下人就装好了,弄完后过秤之后,然后再给钱”
。
掌柜,麻利地打着算盘,没一分钟就算出来了。
“掌柜的,米装好了,一共一千两百斤,一袋是一百斤,一共十二袋,面也是十二袋,您带着顾客来过秤”
。
米店打杂的说道。
“好嘞,您请挪步,我这就带您去看秤”
。
掌柜带着夏灵月,去后院装米的地方,然后当着夏灵月的面,一袋一袋过秤,一共二十四袋。
“麻烦你送到东街夏宅,喏,银子给你,一共八两五钱,你收好”
。
夏灵月看着过秤后,然后从兜里掏了八两五钱银子出来递给掌柜,交代好位置后,便出门去买别的东西去了,掌柜的也是一路相送送到门外,夏灵月出门后,直接往米店旁边的店子里进去了,米店旁边是卖盐的,但是不是只卖盐,还还卖油呀醋呀酱呀,茶叶也卖。
正好,都不用到处跑了,一家就能搞定。
尤其在这个常年打仗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是真打仗了,有银子也没处花,再说,根据她原身的记忆来看,朝廷也就安稳了这几年,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打仗,所以还是先囤米吧。
还是得有个自己的庄子,买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自己生产才能解决问题,庄子上不仅得种粮食,还得养些牲口,顺时卖,不顺时自己吃,到时候把以前住的茅草屋给推了,然后把周围的山和地都买了,自己建一个庄子,建一座两进的院子然后还养牲口。
然后气死老宅的人。
夏灵月想好后便抬脚进了米店,然后打听了一下米的价格。
“掌柜的,你们家米多少钱一斤呀?”
“我们这里不同的种类,不同的价格,您看精米是七文钱一斤,糙米是五文钱一斤,麦米,粟米,栗米要便宜些,只要三文钱一斤,白面是六文钱一斤,粗面是三文钱一斤”
掌柜者指着种类跟夏灵月说。
“也还行,还在我的承受范围能力之内,要是在灾荒年的话,这个价格估计得翻几倍不止”
。
夏灵月在心里闷闷的说道。
“买多少好呢?她家现在人又多,买的奴仆加上自己一家三口差不多十五人,一人一天二两米,十五人一天就得三斤的米,一个月就得差不多一百斤的米,那就干脆先买上一年的米和面,反正要是自己买庄子的话,也得种了,还得成熟才有的吃,那就先买一年的吧”
。
夏夏月思索好后,就跟掌柜的说了自己的需求。
“掌柜的,精米和细面各要一千两百斤,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那么多货?,还有我的要的是今年的新米不是去年的陈米,别把陈米给我掺里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