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才好。”
黄百卿想了想说:“老表,我把缝纫机买回去后放在我八庙街上的铺子里,德全吃住在我家里,我有空就把缝纫机学会,他如果真的要飞我也不怕。”
“那好吧!”
何裁缝说后就带着黄百卿和李德全到巴山市供销社托关系买了一台“飞人牌”
缝纫机。
第二天两人背着缝纫机走了一百多里山路,天黑以后才回到八庙街上。
黄裁缝有了缝纫机真的是如虎添翼,他的生意是越来越好。
八庙区七个公社,喜欢缝纫机做衣服的人,不怕辛苦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都把布料拿到八庙街上来,一时之间,黄裁缝铺子里人声鼎沸,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
李德全坐在缝纫机前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黄百卿负责裁剪,李德全负责加工,其他人就打下手。
有的人因为路程远,不想跑第二次,就在铺子里等着。
由于做衣服的人多,有的人要第二天才能拿到,只好在裁缝铺里歇息一晚上。
这样,黄百卿就得管吃管住。
这晚上,李德全对黄百卿说:“师秦,长期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我们换一种方式你看如何?”
“换一种方式?”
黄百卿惊诧的看着李德全:“德全,你说说看,换一种什么方式?”
“师秦,我们家天天都有四五个人,有时候是六七个人等着拿衣服的。
每天都要多煮几个人的饭,一顿两顿倒无所谓,但是长期这样下去,师娘和英子难得煮饭不说,关键是家里的粮食就紧张了。”
黄百卿点了点头,赞许的说:“你说的很对!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师秦,那我们干脆这样做。
八庙区的各个公社逢场天好像是从一号到六号依次逢场,哪个公社逢场,那天我们就到那个公社去摆摊设铺,当天能做好的就当天做好,当天不能做好的就告诉他们,下一个赶场天来取,这样他们少跑路,我们家里也少煮饭。”
“对呀!
这个办法好。”
黄百卿赞许的看着李德全,心想,这聪明娃娃就是不同。
李德全见师秦同意了他的办法,笑着说:“师秦,这个办法虽然好,但是我们就得辛苦了,我们每天都要背着缝纫机走路是很累人的。
我年轻倒无所谓,可师秦你年龄大了,不能天天这样跑啊!”
黄百卿爱怜的看了李德全一眼,这个女婿不错,他晓得关心体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