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姓曾的夫子没料到还有这么一出,这个孩子还真是懂事的让人心疼,随即温声说了第二遍。
福安认真的听着,虽说听不懂他说的什么意思,可听娘亲的意思是只要他能复述出来夫子的话,他就可以留在这里读书学本领。
福安记下了夫子拗口的话,然后断断续续的复述了出来,他自己有些不满意,可曾夫子却是激动的不行,扶掌道,“善,大善,孩子留下了,我亲自教。”
好苗子可遇不可求,送上门来的谁也不能抢了去。
曾夫子恨不得马上给这孩子打上是自己学生的烙印。
采音吃力的抱起福安,和他平视,然后脑袋抵着脑袋,道,“我们安安可真厉害呢。”
福安抿着小嘴笑开了,耳朵红通通的,司辰瞧着又卖萌的小家伙有些牙疼,上前从采音手里接过他,轻轻的放回地上,然后问,“曾夫子,福安拜师,您这是什么规矩?”
曾夫子甚至都不想要所谓的拜师礼了,但是一行有一行的规矩,道,“就是常规的束脩六礼。”
“好,我们下午备好就来,您看可以吗?”
采音问。
“好,我下午等着你们。”
曾夫子表现的很淡然,让人看不出他内心的波动。
曾夫子是千颂学堂的招牌,一头花白头发,脸上沟壑丛生,眼睛却很有神采,他的学问很深,有的人说他都够格去蜀州学府给那群天之骄子做老师,却不知道为什么屈居在一个小小的学堂,这个学堂只是个启蒙学堂,正常情况下,孩子在这里学到十二三岁就要换下一个学堂。
下午备齐六礼后,福安很快的磕头拜师,曾夫子赠送了一本他书写的字帖,笔走游龙,磅礴大气。
司辰看着这本字帖,心想这位夫子确实不一般。
曾夫子慈爱的摸着孩子的小脑袋,道,“福安,可愿意临师傅的帖子?”
福安还不知道这话的意思,但是娘子交代了,在学堂要听曾夫子的话,于是他轻轻的点头,“愿意。”
“真乖。”
曾夫子交代了一些其他注意事项,就放他们回去了,叮嘱他们明天准时给他把孩子送过来。
司辰把娘俩送回家,准备回学院,采音叫住了他,“我上午吩咐刘婆婆做了些花生米还有之前泡制的麻辣藕片,你带去当做配菜吃,还给你老师准备了些他爱吃的菜,一起带过去。”
司辰上前揽住采音,眼睛里都是动容,动情道,“娘子有心了,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