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红薯的三千斤是含有水分的,和稻米小麦的分量不同,三千斤的红薯,比之稻米,或许也就在两倍左右的增加。”
“其二,红薯保存最多一年之期,并且需要深挖地窖用于储存。”
“其三:红薯虽好,可营养不及稻米小麦,无法一直作为主食使用!”
一连说出三个弊端,朱棡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了。
可没曾想,老朱一拍桌子。
“这叫什么问题?”
“老三,咱且问你!”
朱元璋一手叉腰,站起来指着那大棚里面收了一半的红薯,开口道:“你这红薯,是不是就在这旱地上种出来的?”
“回父亲,是的。”
朱棡点头。
朱元璋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下说道:“大明,不缺地,可为什么粮食还是一直缺少?仅仅只有江南诸省才是粮食重镇?”
不等众人回答,老朱就迫不及待的开口。
“是水!”
老朱沉声道:“因为江南有水,且水道丰富,引水可成渠,这才让江南诸省变成了粮食重镇。”
“可这红薯,可是在旱地上种出来的!”
“耐苦寒,耐干旱,那就说明,不需要很多的水,就可以种出来粮食,这对百姓来说,是福音。”
“至于第二条第三条,那完全不是问题。”
“种红薯不意味着就要抛弃稻米和小麦,小麦产量低,可以匀出一部分土地种植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