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对象中,苏玲是东阳市郑阳乡人,所在的村子与郑家村相邻,如果她是被害人,也就意味与案件的进展是挂上钩的。
不过,办案就是这样,不能只是推测,还是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
很快结果来了,经过调查刘某的血型为o型,与死者的血型不符。
这也就排除了死者为刘某的可能。
而通过对苏玲家人的测试,苏玲的血型为a型,与死者血型相符。
不过,因为尸体已经长期浸泡,并且面部损坏严重,就是苏家人也无法确认尸块是苏玲的。
2000年时dna技术在中国运用并不普遍。
虽然也有个案中使用了这一技术,但更多是亲子鉴定以及性别鉴定等等。
而普遍使用这一技术,并建立dna数据库,则2011年以后。
由于各种原因,东阳市乃至整个东海省在dna技术上也是处于一个摸索阶段。
将其运用于侦查,尤其是重大案件的侦破,还不成熟。
不能使用dna技术,也不意味着公安机关没有其他技术可以实现尸体身源的确认。
在东海省公安厅下属的侦查技术研究所有一项先进的颅骨身源技术,可以为刑事案件中出现的白骨案、腐尸案提供技术帮助。
颅骨身源技术,在现代并不神秘,就是通过影像技术将颅骨与怀疑对象的照片进行分析比对,通过双方特征的计算,确定颅骨与照片是不是同属于一人。
在电脑技术没有进行全面推广时,这种特征比对是完全通过人工影像比对形式进行的。
在精确程度上虽然不能与电脑相比,但精确率也是非常高的。
东海省侦查技术研究所的这项技术非常成熟,为国内许多重大案件侦破提供了技术支持。
甚至受国外邀请进行技术支持与交流,东海省侦查技术研究所的颅骨身源技术的影响力已经突破国家的界限,影响力是世界级的。
东阳市局在郑家村碎尸杀人案的侦破过程中,就是邀请东海省侦查技术研究所进行鉴定的。
而这个鉴定的过程其实并不是很顺利。
因为负责该项技术的专家正要出国交流,出国的日期都已经定了,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鉴定。
为了及时侦破案件,东阳市局还是专门托了关系,才挽留专家临时加班加点进行了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