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明池的大船,是按远洋海船的标准建造,里面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孙权和周泰连续几日都住在大船上。
孙权时而研究那本航海指南小册子,时而和周泰一起捣鼓琢磨那艘大船的不同之处。
越研究,孙权心中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孙权去问船上的水师,有些能得到解答,有些不能。
那船上的水师,表面上归孙权统率了,实际上,毫无疑问,还是刘协的人。
孙权的一举一动,都被悄悄禀报到宫中。
对于孙权积极研究大船和航海的事,刘协很是满意。
当孙权对那大船研究得差不多时,诏书又来了,召孙权进宫面圣。
孙权离开时,还对那船有点恋恋不舍。
到宫中后,刘协问道:“你在船上的这几日,可有什么发现?”
孙权答道:“通过风帆角度控制船行方向,真是一门大学问,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臣有一事,最为疑惑,那航海指南上说,常年酷热、太阳直照之处,宜靠岸航行,常补充水食,谨防海上无风。
臣很是不明,那地方为何常年酷热、太阳直照?那里为何又常常海上无风?”
孙权拿出小册子,指了一下标注的赤道地带。
孙权还是真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是赤道无风带,故名思义,赤道无风带常常出现没有风的状况。
帆船在大洋航行时,一旦进入赤道无带风,碰上无风的时间段,陷在海面上无法移动,如果食物和水都消耗完时,还没等到风,还没靠洋流或潮汐走出无风带,那就会出现人间惨剧,整船人全部饿死渴死,甚至可能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因此,刘协在编这本小册子时,就特别注明,到了常年酷热太阳直照的赤道地带,要尽量靠岸,多补充食物和水,以防在无风带碰到无风状况被困死。
赤道无风带的形成,涉及海洋气象学。